“曾经多骄傲,现在就有多失望”,北京,一位父亲在网上吐槽,供女儿读书考上了211大学,原以为能光宗耀祖,未来改善家庭条件,可上了学后却开始躺平,还要考研,这些做法和决定,都让他感到相当失望 近日一位父亲在网上说起了自己的女儿之后满脸的惆怅,自称自己的女儿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骄傲,211毕业,但没想到现在女儿却是家里面最终的负担。 事情的起因是,他的妻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因为身体的缘故提前退休了,所以这么多年以都是他在养家糊口。 父亲拼命地挣钱供女儿上211,就想要女儿在毕业之后能够帮衬家里面,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女儿毕业之后面对一个月六千块钱的工资并不满意,随后便说要考研。 身为父亲他很难理解这一件事情,觉得女儿毕业之后不仅没有帮助家里买呢减轻负担,而是想要继续来花就爱里面的钱。但女儿想要上进他也不能打击女儿,随后他便开始偷偷关注起了女儿的学习日常。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据他观察发现女儿根本就没有再学习,而是半夜熬夜不睡、白天不起,常常刷剧、点外卖,甚至因为压力身材走样,觉得女儿就是在浪费钱。 可父亲没看到的是,女儿其实活在巨大的焦虑中。她投出的简历没下文,也清楚在北京,211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别说帮家里,养活自己都够呛。 所以她的压力远比父亲想象得大,那扇房门背后,不是懒散,而是焦虑和无助。 女儿最怕的,就是考不上研究生,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清楚的知道父亲对他的辛苦,所以当他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晚上就会失眠,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所以这不是懒惰,而是压力过重的一种自我防御。 父女俩隔着一扇门,父亲算的是投入和回报,女儿承受的是精神压力,两个人都在消耗,却看不到彼此的难处。 矛盾的核心在于,父母希望孩子走一条确定、安全的路,而孩子想要试着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想要缓解矛盾,父亲必须放下把女儿当“投资”的思维,把家庭从一个追求回报的角色,转回到一个支持和保护的角色。 他需要和女儿好好谈谈,不再只盯着工资和成绩,而是去理解她求职失败的挫败感和考研的不安。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把她当成必须回报的“资产”,而是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让她有勇气去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和学医的女儿彻底闹掰了。放着我们托人找好的乡镇卫生院编制不要,非要去挤考研那座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