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捷这事儿, 刘永好怕是想摘都摘不干净! 别忘了,他哥可是上海滩的隐形大佬!

热心清泉 2025-09-29 15:08:58

上海绿捷这事儿, 刘永好怕是想摘都摘不干净! 别忘了,他哥可是上海滩的隐形大佬! 东方希望集团的总部就在世纪大道第一号,那地方的分量,懂行的都知道不一般! 谁能想到,一份校园餐里的虫蛀虾仁,竟扯出层层离岸公司包裹的资本博弈。绿捷表面是港澳台独资企业,唯一股东藏身香港,再往上追溯便是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的迷宫设计。这种架构好比给企业披上隐形斗篷,普通家长想看清谁在操控孩子的饭碗?难如登天。 穿透股权迷雾,线索直指新希望刘永好家族。绿捷香港母公司的三位董事张天笠、王航、陈云仪均来自厚生投资,而厚生投资的创始合伙人王航同时担任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刘永好女儿刘畅的家族信托更是绿捷母公司KGF的第一大股东,持股45.44%。资本纽带千丝万缕,想撇清?没那么容易。 校园配餐这生意,堪称现金奶牛。绿捷日供餐50万份,垄断上海近三成校园市场,年营收规模惊人。更关键的是,校园餐采取预付费模式,家长提前一月缴费,绿捷账上常年沉淀巨额资金。这些钱甚至被用于理财赚取收益。而每份午餐成本仅6至8元,收费却高达15至25元,毛利率轻松突破33%,静安区甚至超过60%。这哪是做饭,分明是印钞。 资本扩张的代价是食品安全被牺牲。今年9月15日,绿捷供应多校的虾仁炒蛋中出现虫类异物,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却指令瞒报,谎称“虾肠外溢”。直到监管部门介入检测留样,真相才被揭开。更讽刺的是,绿捷关联的检测机构“品测检测”由创始人张国华妹妹张美华持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事件曝光后,绿捷的黑历史被逐一揭开:59条司法案件、家长投诉餐食中出现钢丝球和塑料片。但即便如此,今年8月绿捷仍中标27所学校项目,几乎一统江湖。这种“越问题越扩张”的怪象,背后是资本对民生领域的野蛮渗透。 国家层面已开始行动。2025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要求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对留样、运输等环节严格规范。新国标将于12月实施,旨在筑牢安全底线。 上海也已出手,将家长满意度纳入招投标条款,并由国企临时接管绿捷运行。但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需斩断离岸架构的责任逃逸通道。当孩子的午餐沦为资本提款机,监管必须亮出牙齿。 绿捷事件撕开了资本操控民生领域的冰山一角。从离岸股权设计到供应链闭环,从预付费现金流到黑历史遮掩,每一步都算计精准,唯独忘了食品安全是底线。 新国标提供了制度武器,但执行才是关键。如果资本继续把学生餐当业绩筹码,类似“臭虾”的闹剧还会重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权威信源深度分析,坚持客观立场,旨在促进理性讨论。原创首发内容结合AI辅助完成,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信源、图片均来自网络,若存在争议、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

0 阅读:1299

猜你喜欢

热心清泉

热心清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