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拉夫罗夫表示,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在联合国,俄语也是官方语言,与英语的地位是一样的。 说到联合国的官方语言,目前一共有六种,包括中文、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英语。 这六种语言能成为官方语言,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考量,二战结束后巨大变化,苏联成为世界主角之一,俄语自然进入联合国体系。 俄语在东欧、中亚很多地区依然被大量使用,加之俄罗斯自身强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俄语的地位从未动摇。 联合国很多重要工作都离不开官方语言的并行,俄语文件、同声传译在大会上绝对少不了。任何重要的消息、文件,俄语总是和其他几种官方语言共同出现。 这种设置,不只是给俄语用户方便,更是在维护多元文化的平等地位。 很多国家的代表为了让信息更快传播,也常常主动配合用英语沟通,这不仅仅是便于沟通的问题,而越来越多体现为一种“权力默契”。 比如俄语,凭借俄罗斯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和苏联历史积累下的影响力,不只是母语人在用,很多周边国家也把俄语当成日常交流、学术研究甚至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 俄罗斯始终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舞台上的俄语存在,这也是对民族文化力量的自信和坚持。 反观一些全球经济强劲的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德国,尽管对外影响力很大,但它们的语言却未能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种。 国家地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的覆盖面,俄语在前苏联联盟国家和周边广泛通行,这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同样规模的影响。 多种官方语言的制度,其实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设想如果只有英语或少数几种语言,那绝大多数人口的表达和理解权益都会被忽视。 只有让六种官方语言并行,才能更好地实现联合国成员国平等对话和真实参与。 每一次看到拉夫罗夫用俄语发言,也是在呼应这种制度设计背后的初衷,语言的平等,是联合国多元化的基础,是尊重各自文化、支持文明交流的实际体现。 除了俄语以外,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都在联合国内有重要的地位,法语有法国在非洲、瑞士等地的广泛传播网络,阿拉伯语背靠广大的穆斯林世界,西班牙语拥有拉美国家的庞大人口,这些都让他们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语言之争的背后,其实是文明之争和身份之争,任何一种被认可的语言,都是千万人的诉求,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荣耀。 放眼当下的国际关系,外交场合的语言选择,经常成为外界揣摩国家战略和外交走向的窗口。 拉夫罗夫这样坚持用俄语,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也是一种对国际规则的遵循。 他这种方式并非“特立独行”,而是用行动告诉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坚持和发声的权利,特别是在保障自身文化身份这件事情上,谁都不能轻易让步。 联合国不是只有一套声音、一种色彩,这也是它能维系全球共识的基础,拉夫罗夫这次坚持用俄语发言,无疑是对多元、平等理念的积极响应。 大国有大国的自信,小国也有自己的坚守,大家在国际舞台平等亮相、各抒己见,就是这个体系存在的真正意义。 每一种官方语言都给本民族、本区域的人带来尊严和身份认同,也让全球治理走得更加稳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俄外长在联合国拒绝用英语答记者问》
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
修竹崽史册
2025-09-29 15:45: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