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的长史吕巽,灌醉弟媳徐氏后,做了玷污之事,怕丑事败露,反过来诬告弟弟吕安不孝。魏晋时 “不孝” 是重罪,司马昭信任吕巽,当即把吕安关进大牢。 名士嵇康为吕安申冤,刚说完实情就被逮捕。不久,司马昭下令将二人一同处斩。 洛阳东市的刑台上,嵇康盘膝坐下。他抬手碰琴弦,周围几千围观者瞬间安静。 日光斜照在他脸上,棱角很清晰。山涛曾评价他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此刻他调琴很从容。 他像去赴朋友聚会,而非上断头台。《广陵散》的第一个音符划破长空。 旋律里有激昂,也有悲愤。百姓听了都抹眼泪。没人想到,这曲流传千年的琴曲,竟源自一桩龌龊冤案。 故事从沛国谯郡吕氏的大宅开始。吕巽、吕安是亲兄弟,性子却完全相反。 吕巽懂官场门道,靠家族背景和讨好上司,当上了司马昭的长史,每天揣摩上司的心思。当时司马昭在架空曹魏皇室,对下属既重用又防备,吕巽只能靠谄媚保住官位。 吕安却讨厌应酬,常和嵇康等名士聊哲学。想念嵇康时,还会千里赶路去见他。 这种洒脱让吕巽又厌恶又害怕,最终酿成了祸端。 吕巽早就觊觎弟媳徐氏的美貌,以家庭团聚为名设了宴席。他不停劝徐氏喝酒,说话很露骨。徐氏推辞不过,醉得不省人事。 宴席散后,吕巽对徐氏下了手。徐氏醒来后,立刻把事情告诉了丈夫吕安。 吕安气得发抖,质问吕巽:“兄长怎能做这种禽兽不如的事!” 吕巽怕丑闻毁掉家族,连夜做了假证据,向司马昭诬告吕安 “挝母不孝”。司马昭倚重吕巽,当即把吕安抓进了大牢。 消息传来时,嵇康正和向秀打铁。他曾拒绝司马昭的征召,还写过《与山巨源绝交书》。但这次得知吕安蒙冤,再也没法平静。 他知道吕安对母亲很尽心,“不孝” 是诬告,于是扔下铁锤去官府争辩。 公堂上,嵇康细数吕安侍奉母亲的细节,每句话都很有力。可主审官早接到司马昭的暗示,始终面无表情。 嵇康没料到,这次出头正好撞上司马昭的杀心。他是曹魏皇室的女婿,早成了司马氏的 “眼中钉”。 之前多次拒绝做官,《与山巨源绝交书》里 “非汤武而薄周孔” 的话,更触到了司马昭的底线 —— 司马氏靠儒家礼法统治天下。 钟会早就因为拜访时被嵇康冷遇而怀恨,趁机进言说:“嵇康就像卧龙,不除掉必定成为后患。” 司马昭本就想除掉这个 “不合作者”,吕安案正好成了借口。很快,嵇康被安上 “诽谤朝廷,扰乱礼法” 的罪名,关进了大牢。 消息震动天下,几百个名士联名求情,三千太学生跪在宫门前请愿,还愿意拜嵇康为师。可这反而让司马昭更坚定 —— 嵇康的号召力太大,不除掉不行。他驳回了所有请求,下令处斩二人。 行刑当天,洛阳的百姓自发涌向刑场。吕安对嵇康说:“叔夜,是我连累了你。” 嵇康摇了摇头,看向天边的日影,对监斩官说:“离行刑还早,能不能把我牢里的琴取来,让我弹一曲?” 监斩官被他的气度打动,破例让人取来了琴。琴弦拨动,《广陵散》的旋律流了出来。这曲子讲的是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弹出来时而像兵器相击般激昂,时而像低声哭诉般哀怨。 他把愤怒、坚守和不舍,全融进了琴声里。曲子弹完,嵇康长叹一声:“从前袁孝尼求我教他这曲子,我没答应。如今,《广陵散》要绝了!” 这话让众人都落了泪,刽子手的刀落下,嵇康倒了下去。 吕安擦干眼泪,挺直腰杆受刑。这场以 “不孝” 为名的冤案,暴露了权力的冷酷:吕巽靠诬告保住官位,司马昭借刀除掉异己,只有嵇康、吕安用生命守住了气节。 后来有人说,《广陵散》没有失传。九百年后,朱权把它记进了《神奇秘谱》。 但只有刑台上那曲琴音,融进了嵇康的傲骨与悲愤,成了穿越千年的绝响。嵇康用死亡证明,有些尊严,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会低头。 景元三年(公元 262 年)的这场行刑,不只是一桩冤案。当时司马氏正在谋划夺取曹魏的江山, 借着 “孝” 的名义打压 “忠” 的观念。嵇康的立场和司马氏对立,他的死早有几分必然。 可他在刑台上的琴声,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那声音告诉世人,总有东西,比生命更值得坚守。
司马昭的长史吕巽,灌醉弟媳徐氏后,做了玷污之事,怕丑事败露,反过来诬告弟弟吕安不
靖江的过去
2025-09-29 18:41:53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