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爸如今跟我的电话都越来越少了。 倒不是他不愿意打给我。也不是我不愿意打给他。 中午给他拨了一个电话,没人接。但刚才他才回过来,一分钟没到就挂了。 谁也没说上几句。 换在以前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但现在不同往日,如今的我们是掌管着几千口吃的大人物,自然要忙了很多。 忙是好事,忙就说明日子蒸蒸日上。 有时候我就是这么安慰我自己,尤其是看到豆爸忙的昏天黑地时,我就想着,说明我们的事业有盼头。 如果不这么安慰,怕也是烦躁多的很。 毕竟 与那么多口活物斗争,难免是要费神些。 就如刚才,电话回过来,一句“哎呀,我活还没干完,忙死了。还得去拉糠去……” 我是识趣的,三言两语便也就挂了。 他是身体忙,我是脑子忙。 本来今天脑子也是够用的。可一场直播开完,能量全部用完了。满脑子混沌,就像是被细沙盖住了,什么也看不清,也摸不着。 还有一层厚重感压的死沉。 明明昨天脑子清晰的很,想好了今天要写几个主题的。从教育,也是可以写的。最近,在对孩子教育这块,好像回到了正轨,不再是歇斯底里或者唠叨,亲子关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是该写写。 农场的发展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合作,一直以来觉得也是顺畅,纵然有些顾客常年不联系,很久没购买,如今又回来了。 我想还是豆爸养的品质战胜一切。对?肯定还有这较真的性子。 绝不是自己夸自己,虽然一向认为我不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可较真也是有较真的好处。 免得那么圆润了,最后还不得暴露本性。 我平时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索性也就不改了,豆爸倒也跟着附和:对对,就这样做。 本来计划今天再看书的。《习惯死亡》 这名字看起来就很悲伤,浓浓的绝望气息。 如今,我倒也不太看文学类的书记。反倒是理论性或者现实主义的,更想读一读,肯定是跟我的心境有关系。 我没有豆爸那么感情用事,不过我倒是情绪化严重。 生活,我看的还是实际。过去,也试过一副文艺气息,可后来又觉得,当我们并非柔情似水时,却偏偏编辑柔情,那就不是柔情,矫情。 我不想矫情,便就改变了。 豆爸推荐给我的,说他的书可以看看。他的书写的什么?我不知道。豆爸推荐,我就买了。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我不知他写什么,翻开时读的很无趣。断断续续十页纸读了一个月吧。 也不知自己记住几个字,几乎都是一种意象描写。虚无的东西总是让我烦闷,人如此,事如此,连文字也是。我的脑子,应付不了虚虚实实,倒不如实实在在让我踏实。 可又不能总是如此颓废。也不知怎么得,那天就那么耐着性子读下去。 这下才发现,它的精彩。读书中的主人,像是读豆爸一样。文化人的身躯被环境遏制,被现实压抑着,可又免不了内心的挣扎和对命运的不屈。 天啦,读的实在有趣,意犹未尽。可惜读完了。重新认识了作者,这才是真正的作家,现实主义作家,绝非是那无病呻吟,或者贩卖精神鸦片的文字。 他的第二篇《习惯死亡》本想今天读下去,可惜一场直播。脑袋一下午也恢复不过来。 装不进任何东西,也抖不出什么好的词汇。 人,还是要静心。
说的太对了现在单位这样的领导越来越多已然形成风气!估计是普遍现象了,老老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