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下一个女孩儿的悲惨命运 昨天的午休闲聊,同事说起她姐姐家的事,像是听了一部浓缩的家族悲喜剧,核心是“重男轻女”这个老话题,却压垮了两代人的生活。 在计划生育最严的年代,农村有个“潜规则”:头胎是男孩就不能再要,头胎是女孩,则允许再生一个。同事的姐姐头胎是女儿,于是便搏一把二胎,一心盼个儿子。为此她东躲西藏,可天不遂人愿,第二个依然是女儿。 这个95年出生的小女儿,从降临那一刻就似乎是个“错误”。出生不久,就被送给了一对多年无子的夫妻。然而命运弄人,仅一年后,那对夫妻离婚,孩子像件多余的行李,又被送回了姥姥家。她在姥姥的庇护下长大,直到上小学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疏离的童年,让她与父母始终不亲,与姐姐的关系也格外淡漠。亲情缺失的她,初三毕业就辍学踏入社会,打工期间自己谈了县城里一个男朋友,执意要结婚。家人的阻挠无济于事,她还是嫁了。 夫家是开饭店的,条件尚可。一年后她生了个男孩,看似终于走上了幸福安稳的轨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先是公公中风偏瘫,饭店掌勺的重担落在了婆婆身上。生意刚有起色,婆婆又被查出乳腺癌,虽救回一命,却再经不起劳累。饭店,这个家庭的支柱,就此交给了年轻的小两口。可他们经验不足,也吃不了那份苦,不过一年,饭店黄了。 为了生计,小两口只得外出打工。丈夫去了大连,她则留在老家,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和病弱的公婆。起初,丈夫还寄些生活费回来,但半年后,汇款断了,人也渐渐联系不上。她虽心疑,却仍守着这个家,独自扛起所有。这样过了近一年,在同事姐姐的提醒下,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家人报警,去丈夫打工的城市寻找,都杳无音信。两年后,她以失踪为由起诉离婚,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孩子实际由婆婆带着,她负责给生活费。 生活再次陷入困顿,她交往了一个新对象。家里依然反对,但她依然坚持,甚至与对象“私奔”去了沈阳。可这段感情一年后就无疾而终。这次,同事姐姐亲自出面,托人给她介绍了一个踏实未婚的小伙子。两人相处半年后结婚,开启了新的生活。 婚后两年,她终于再次怀孕,全家满怀希望。然而命运又开了一次残酷的玩笑,胎儿发育不好,最终只能终止妊娠。直到现在,她依然还在为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而努力。
我父亲是个老公安,他在1982年从县城的企业调到了乡下派出所,不是自愿的。因为他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