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色列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当地时间28日,他们的第188装甲旅和第828旅过去几周在加沙城打死了数十名武装人员。 以色列国防军第188装甲旅和第828旅在加沙城数周的军事行动,表面看打死数十名武装人员算是有战果,但仔细琢磨就知道,这背后藏着以军装甲部队在城市巷战里的诸多尴尬,而哈马斯那套地下作战体系,简直是把现代战争的玩法给拧了个方向。 先说以军那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M1A1坦克的履带碾过加沙废墟时看着挺威风,可到了真刀真枪的巷战里,这身硬壳子反而成了累赘。加沙城的建筑塌得七零八落,断墙残垣堆得跟小山似的,M1A1那几吨重的身子在里头转个弯都费劲,更别说找藏在暗处的目标了。 坦克的观察窗就那么几个,视野盲区大得能藏进一个班的人,哈马斯武装人员躲在废墟堆后面,或者趴在半塌的楼顶上,等坦克开过去就从侧后方下手,用“亚辛”105毫米火箭弹一轰一个准。之前哈马斯发布的视频里就有现成例子,沙蒂难民营附近4辆以军坦克、1辆装甲运兵车全被这玩意儿敲掉了,百特哈农以北还有2辆坦克遭了殃,这些号称能防住大多数反坦克武器的钢铁疙瘩,在巷战里成了活靶子。 更头疼的是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协同根本跟不上。按说坦克得有步兵掩护着扫清水下的威胁,可加沙城里到处都是可能藏人的角落,步兵自己都得小心翼翼,哪还有精力顾得上坦克的侧后方。去年10月更夸张,第401装甲旅的上校旅长达克夏,就是因为坦克里视野太差,不得不跟几个军官下车去观察点查看情况,结果踩中了哈马斯预先埋好的炸弹,当场就牺牲了。 连旅长都得冒着生命危险离开坦克找目标,普通坦克兵的处境可想而知,要么缩在车里瞎转悠,要么出来就可能挨炸,这仗打得有多被动不用多说。 再看哈马斯那套地下“迷宫”,以军宣称拆了32公里隧道,可联合国人居署2024年的测绘数据摆着呢,加沙城地下至少有5层隧道,总长度超200公里,这32公里连零头都算不上。这些隧道可不是随便挖的土沟,全用混凝土加固过,还拉了电线、装了通风系统,最深的能挖到地下70米,有的主通道宽得能过轻型装甲车,里头分了武器库、指挥室、甚至还有休息区,存的食物够武装人员躲里头待好几个月。 哈马斯挖这些隧道花了不少心思,大多是夜里靠人力挖,不用机械免得发出动静被探测到,挖一条隧道得花四个月,还分了南北中加沙城四个区域专人管理,除了挖的人没人知道全貌,以军想找入口都跟大海捞针似的。 这套地下体系彻底把以军的进攻节奏打乱了。哈马斯武装人员根本不用跟以军正面硬拼,从隧道的隐蔽竖井钻出来,打几枪、射几发火箭弹,趁着以军反应过来之前又钻回地下,跟玩“打地鼠”似的让人抓不着。以军装甲部队推进的时候,前脚刚过一片废墟,后脚就可能从地下冒出几个人偷袭后勤线,等坦克掉头回去追,人早就没影了。 更麻烦的是这些隧道四通八达,能把兵力和武器悄摸摸运到以军防线后方,之前有报道说,哈马斯的火箭弹制造点、维修厂全藏在隧道里,以军空袭根本炸不到,这边炸完那边接着生产,完全断不了源头。 以军也不是没琢磨过反制办法,花11亿美元建了边境墙,地下埋了震动传感器,还用上了“海绵炸弹”这种能堵隧道的玩意儿,甚至动用了能钻30米泥土的钻地炸弹。 可实际效果差得远,传感器经常误报,有时候把老鼠打洞当成挖隧道,等真发现隧道时人家早挖通了;海绵炸弹只能堵一段,哈马斯绕个弯又能挖新的分支;钻地炸弹对付浅层隧道还行,碰到地下几十米的深层隧道,爆炸冲击波根本传不到底,顶多炸塌个入口,里头的结构一点事没有。 有数据说加沙地下隧道总共用了6000吨混凝土和1800吨钢铁,这么结实的工事,靠几颗炸弹根本拆不完。 这场现代版“地道战”说白了,就是把战争从地面引到了地下,彻底抵消了以军的装备优势。以军装甲部队再先进,到了加沙城也只能在废墟里慢慢挪,每走一步都得提防来自地面和地下的袭击;哈马斯虽然武器落后,却靠着这些隧道掌握了主动权,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快报!快报!以色列突然宣布了!9月29日,从特拉维夫传出来的消息,以色列政府
【180评论】【78点赞】
用户10xxx48
消灭埃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