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人要在沙漠里放猪?你绝对想不到,10万头黑猪,直接解决了联合国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在库布齐沙漠腹地10万头黑猪正埋头拱沙,鼻息搅起漫天黄尘,竟成了治沙的好方法! 可能有人会问,猪怎么能治沙呢?其实这是利用了黑猪的生活习性。 沙漠里常年缺水,沙子容易板结在一起,用机器翻土不仅花钱多,还容易把本来就脆弱的沙地弄坏。但黑猪天生就爱用鼻子拱地,正好能把板结的沙子松解开,这样水和养分就能更容易渗到地下。 更有用的是,黑猪的粪便里有植物需要的营养,就像给沙漠施了天然肥料。 当地治沙的人就抓住这点,在猪活动的地方种上沙棘、杨柴这些耐干旱的植物,猪拱松沙子、粪便当肥料,植物成活率比以前的老办法提高了三成多,治沙花的钱反而少了一半。 这种法子不光治沙效果好,还让牧民们赚到了钱。 沙漠里的黑猪每天跑得多、运动量足,肉吃起来更紧实好吃,脂肪也比普通猪少15%,一拿到市场上就被抢着买。通过“企业+合作社+牧民”的合作模式,这些沙漠黑猪卖到了全国各地,每头猪能让牧民多收入近一千元。 而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监测数据,库布齐沙漠用这种生态养殖的方式,已经让200多万亩沙漠变成了绿洲,还带动周边3万多农牧民增加了收入,过去一年人均收入不足一千元,现在已经能到3万多元,真正实现了“治沙不是白花钱,还能靠治沙致富”的好循环。 要知道,库布齐沙漠曾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过去沙化面积有1.86万平方公里,风沙刮得周边百姓日子很难过。 以前的治沙方法又花钱又见效慢,而这种靠生物手段为主、工程手段为辅的新想法,既利用了动物的自然习性,又做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头好。 现在的库布齐,不光有了一片片绿洲,还搞起了生态旅游、特色养殖这些产业,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榜样。 这种“靠沙漠发展产业,用产业反过来治沙”的智慧,正是中国生态治理的特别之处,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样的双赢好办法,确实值得称赞。
为啥中国人要在沙漠里放猪?你绝对想不到,10万头黑猪,直接解决了联合国都解决不了
萧兹探秘说
2025-09-30 16:46:18
0
阅读:388
阿谭
养猪需要大量的水,沙漠缺水要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