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区中心血站最近爆出一条大新闻——当地首次发现“钻石血”血型,这种血型的稀有程度是“熊猫血”的100倍!消息一出,朋友圈和家族群都炸开了锅,有人惊呼“这比中彩票还难”,也有人担心“要是遇到意外可怎么办”。毕竟,在生死关头,血型匹配就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钻石血到底有多稀罕? 咱们先说说“钻石血”的真身。它学名叫Jk(a-b-),属于Kidd血型系统的一种。简单来说,普通人的红细胞表面有Jkᵃ、Jkᵇ和Jk3三种抗原,就像给细胞贴了“通行证”。但“钻石血”人群的18号染色体上的SLC14A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这三种抗原全部消失,红细胞成了“无证人员”。这种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概率只有0.002%到0.02%,而“熊猫血”(Rh阴性血)的概率是0.2%到0.5%,算下来,“钻石血”的稀有度确实是“熊猫血”的100倍! 稀有血型背后的生命风险 别看“钻石血”名字闪亮,背后的风险却让人捏把汗。顺德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比方:普通红细胞遇到尿素溶液,会像没关窗的房子进水一样迅速涨破;但“钻石血”红细胞因为少了通道,反而能“扛住”尿素。不过,这种“特殊体质”在输血时却成了大麻烦——如果输入带有Jk抗原的血液,免疫系统会立刻把它当成“入侵者”,产生抗Jk3抗体,攻击输入的红细胞。这种攻击不会马上发作,而是潜伏几天到几周,等红细胞融入血液循环后才突然“发难”,导致发烧、黄疸、尿液变浓茶色,严重时还会损伤肾脏。 更揪心的是孕妈妈。如果胎儿遗传了父亲的Jk抗原,妈妈体内的抗Jk3抗体可能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引发新生儿溶血病,轻则贫血、黄疸,重则危及生命。顺德中心血站这次把“钻石血”纳入本地和广东省稀有血型库,就是为了给患者提前储备“救命血”,筑起最后一道生命防线。 稀有血型人群的自我保护 说实话,听到“钻石血”的稀有度,我第一反应是“这得怎么活?”但专家说了,这种血型不是病,只是特殊的遗传标记,日常代谢和普通人没区别。不过,风险确实藏在暗处。稀有血型人群最需要做的,是提前规划:比如加入稀有血型联盟,定期献血储备“自体血”;或者和血站保持联系,万一需要输血,能第一时间找到匹配的血液。 这件事也让我想到,咱们对血型的认知太局限了。大多数人只知道ABO血型,其实人类已经发现了43个独立的血型系统。血型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自己是稀有血型,你会主动登记信息、加入互助联盟吗?或者你觉得,社会应该为稀有血型人群提供哪些保障?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案例来源:DV现场)
蓝战非这么有钱,怎么没见他在自己广东罗定投过一分一毛钱,向外推广一下自己的家乡呢
【3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