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一女子怀了四胞胎,分娩前检查说是四个女孩,而丈夫盼望能是两儿子两女儿,再

用眼看世界 2025-10-01 12:18:31

广西南宁一女子怀了四胞胎,分娩前检查说是四个女孩,而丈夫盼望能是两儿子两女儿,再不济一儿三女都可以,结果.… 南宁盛夏的蝉鸣裹着热风钻进医院走廊时,周明正攥着四套叠得整整齐齐的粉色小衣服,指节被汗浸得发潮。他妻子李娟从清晨就进了手术室,这几个小时里,他没敢在长椅上坐过哪怕一分钟,每隔五分钟就往手术室门口挪两步,手机屏幕亮着前几天的B超报告,他总对着上面四个小小的黑影低声念叨:“说不定有个小家伙藏得深,是个带把儿的呢?” 手术室的灯终于暗下来,护士推着铺着蓝色无菌布的婴儿车出来的瞬间,周明的鞋跟在瓷砖上蹭出半道白痕,差点撞翻走廊角落的饮水机。“四个宝宝都平安!老大2.7斤,老二2.5斤,老三……”护士伸手掀开老三襁褓的一角,露出个顶着细软胎发的小脑袋,语气里带着笑意,“老三是男孩!之前B超里脐带绕着小腿,挡住了关键部位,算是给你们留了个小惊喜!” 周明僵在原地,手里的粉色小衣服“哗啦”一声散落在地,却没顾上去捡——他的目光死死黏在老三皱巴巴的小脸上,那小脸像刚剥壳的核桃,小嘴巴轻轻咂着,像是在找奶吃。护士把老大递到他怀里时,他的胳膊瞬间僵成了木头,连呼吸都放轻了,声音发颤:“我、我是不是该托着她的腰?会不会弄疼她?”护士耐心教他姿势:“掌心托住屁股,另一只手护着后脑勺,多抱两次就熟了,四个宝宝都等着爸爸疼呢。” 回了家,李家的客厅几乎变成了“迷你育儿站”。李娟早就在母婴论坛查遍了多胞胎护理技巧,提前买了四种颜色的纯棉腕带:粉色系给老大,黄色系给老二,蓝色系给老三,绿色系给老四——这样喂奶、换尿布时,哪怕家里帮忙的人多,也绝不会弄混。周明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卫生间洗手,然后按颜色顺序挨个抱宝宝,一开始总把老二和老四搞反,后来他偷偷在每个宝宝的衣服内侧缝了绣着名字的小布贴,连半夜三点迷迷糊糊换尿布,都能准确叫出“老二该换了,你昨天可是尿湿了三件衣服哦”。 周明的母亲一开始来帮忙时,还总跟邻居念叨“幸好有个小子能传宗接代”,可没几天就被老大“收服”了——老大醒着的时候,会眨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看,还会用软乎乎的小舌头轻轻舔她的手指。有天早上,老太太揣着四个亲手织的小帽子来,粉色的绣着小桃花,蓝色的绣着小老虎,嘴里念叨着“姑娘们戴花好看,小子戴老虎精神”,再也没提过“传宗接代”的话,反而总跟李娟说“老四笑起来有俩小酒窝,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照顾四胞胎的日子确实忙碌,每天要喂八次奶,换十几次尿布,周明主动把半夜的喂奶任务揽了下来。有回邻居起夜,透过李家客厅的窗户,看见周明坐在小台灯下,怀里抱着老四,手里举着温好的奶瓶,动作轻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瓷娃娃。老四喝着奶,小脚丫无意识地蹬着他的胳膊,他就笑着小声说:“慢点喝,没人跟你抢,咱们四个宝贝啊,都是爸妈的心头肉。” 之前周明特意买的蓝色小裤子,后来都和粉色、黄色的小裙子混在一起洗。他还去商场挑了四条不同款式的发带,给三个姑娘扎在小脑袋上,拍照发朋友圈时配文:“我的三个小棉袄+一个小铠甲,凑齐了全世界的温柔。”有次朋友来家里玩,开玩笑问他“没凑成两儿两女,遗憾不”,周明正给老三擦口水,指了指爬在垫子上追着玩具跑的三个姑娘,眼里满是笑意:“遗憾啥?我现在每天回家,有三个小丫头围着我叫‘爸爸’,还有个小子跟我抢遥控器,这日子比啥都热闹。” 如今四个宝宝快一岁了,老大能扶着沙发站着,老二喜欢抓周明的眼镜,老三会清晰地喊“妈妈”,老四总跟着老三学发音,偶尔冒出一句含混的“爸”。每天晚上,李家客厅的爬行垫上都满是欢声笑语,四个小家伙互相爬来爬去,偶尔抢一个拨浪鼓,笑声能飘到楼道里。旁人看着这一家人,总能想起周明当初在医院走廊的紧张模样,才明白亲情里最动人的从不是“符合想象”,而是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模样——就像那四种颜色的腕带,没有哪种更珍贵,凑在一起,才是最完整的幸福。 从李家的经历里,也能总结出两个实用的多胞胎护理小经验:一是提前做好“身份区分”,用颜色腕带、名字布贴等简单方法,能避免护理时混淆每个宝宝的喂养时间和需求;二是家庭成员合理“分工协作”,夫妻、老人明确喂奶、换尿布、哄睡的任务,既能减少疲惫,也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快乐。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身边有没有多胞胎家庭?或者有没有见过“期待落空,却收获意外温暖”的小事?欢迎分享你们的观察和故事呀!

0 阅读:67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2
2025-10-01 14:48

占占喜气[100]

用眼看世界

用眼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