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 中国刚刚传来大好消息! 之前家里老人做脑部磁共振,前一天就得提前跟医院约号,当天躺进那个又大又吵的机器里,一动不动憋半天,等了大半天拿到的还只是几张静态片子。 医生拿着片子反复琢磨,有时候还得说 “再做一次增强扫描吧,有些细节看得不太清”,老人家折腾不说,还得再等一轮检查结果,急得家属直跺脚。这种无奈,在中国医院太常见了。 不是医生水平不行,是咱们手里没拿得出手的好设备 —— 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早年间基本被 GE、西门子、飞利浦这三家国外巨头 “包圆” 了。 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数据就知道,2010 年的时候,这三家占了超过 85% 的份额,咱们自己的品牌连 10% 都不到。 一台稍微好点的 3.0T 磁共振,进口的能卖到 2200 多万,后期换个核心零件、做次全面维护,动辄几十万,很多地级市的医院都不敢买,就算买了也得省着用,患者排队等检查,排一两周都是常事。 但就在 9 月 30 号,联影医疗直接扔出了个 “王炸”—— 全球首台摄像磁共振 uMR Ultra,正式拿到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文。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就他们家能造出这玩意儿。搁 2011 年联影刚成立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事儿? 可能有人会问,这 “摄像磁共振” 跟以前的老款到底差在哪儿? 说通俗点,以前的磁共振是 “拍照片”,不管你查肝脏、脑部还是心脏,都是定格几张静态图,医生得凭着经验,从这几张图里推断器官的活动情况。 但这台 uMR Ultra 是 “开视频”,能实时盯着器官 “动起来”。 比如看大脑里神经信号怎么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看心脏每次收缩舒张时心肌的细微变化,甚至能捕捉到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快慢差异。 它的实时帧率能到每秒 30 帧,跟咱们刷手机看短视频一样清晰,连最小 0.1 毫米的病灶都能牢牢抓着,再也不用靠 “猜” 来判断病情。 就拿神经科最头疼的癫痫诊断来说,以前找癫痫病灶,得等患者正好发作的时候赶紧拍,可发作时间没个准头,有时候等半天也拍不着,患者还得反复跑医院。 现在有了这台设备,不管患者啥时候发作,只要躺进去,设备就能实时跟着病灶的活动轨迹走,一抓一个准。 华山医院神经科的医生就说,有了这台机器,癫痫病灶的定位准确率至少能提高 30%,不用再让患者白遭罪。 更实在的是,这技术不是摆着看的 “实验室产品”。就在联影宣布上市的第二天,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就启动了神经临床研究。 华山医院的神经科在全国都是顶尖的,他们敢第一时间用这设备做临床,说明这东西的稳定性、实用性都过了硬关。 以后患者再做脑部疑难检查,不用再反复预约、反复扫描,一次实时拍摄就能把问题摸清楚,光诊断时间就能缩短一半以上。 对那些急重症患者,比如脑卒中患者,这省下的时间,可能就是生死线的差距。 以前得等几小时出结果才能制定溶栓方案,现在实时看着血管情况,半小时内就能出初步判断,抢救效率直接提上来了。 其实这台设备的意义,远不止 “多了个好用的仪器” 那么简单。它标志着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终于从 “跟在别人后面跑” 变成了 “领着别人跑”。 以前咱们总觉得 “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现在慢慢发现,国产设备不仅能追上,还能在某些地方超过进口的。 这事儿不光是联影一家的胜利,更是中国高端医疗产业链的胜利。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全球首台 “摄像” 磁共振设备获批上市,联影医疗破解世界级临床难题》
国庆上高速总有一些人自以为聪明,以为自己预判了所有人的预判,决定提前一天到两天出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