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2015年男子和妻子花了25.5万买了一套房,但是房子一直空在那里没有

静听心雨 2025-10-01 21:10:32

河南许昌,2015年男子和妻子花了25.5万买了一套房,但是房子一直空在那里没有装修,多年后,没想到的是,他们回来装修,发现房子已经住了人,竟然是被物业冒名顶替卖了。他们得知真相后很气愤,然后起诉了物业,目前涉事人员已经被逮捕。 信息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 当年2015年,楚先生和妻子刚结婚,就花了25.5万买下这套130平的集资房,还有22平储藏室,想攒钱好好装修当婚房。 可惜两人为了生活,一直在外地打拼,家里房子也就一直是毛坯放着,逢年过节才回去住几天,下一步打算把孩子生下来,然后攒点钱再装修。 时间一下到了2024年,孩子都上学了,夫妻俩终于觉得该回去把婚房装修一下,想着第一次做父母的新居肯定得漂亮。 可他们推门一看,傻眼了:屋里不仅家具齐全,连电器都装好了,沙发、床、电视、厨房用具一应俱全,简直像住了好几年似的。 敲门后才知道,里面住着一对老人,他们说是2020年8月从“楚先生”手里买的,一住就是四五年。 更奇葩的是,这对老人哭着说:“我们可是好心买的房子,有房住就安心,再说这合同都是物业那边给办的,哪能有问题呢?” 楚先生一听就火了:我哪里卖过房?哪里签过合同?哪里见过这两位老人?钱也没收到,房子却让人住了五年,一想到家当就这样被人冒名卖掉,心里真不是滋味。 后来,楚先生专程到物业公司问清楚,才知道原来是物业两个员工蔡某和李某,趁着没人看管,拿着假身份证件,冒充“楚先生”签了买卖合同,把房子私下卖给郭家。 更过分的是,他们不止卖这一套,还在同小区冒名卖了好几套房子,买房人都以为自己买得合法,谁知道是个骗局。 得知真相后,楚先生第一时间把这事给告到了法院。 他根据《民法典》第240条和第311条说,房子所有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别人没权利替你卖,买卖合同一纸空文。 法院也认定,这合同从头到尾都是假,判房子得还给楚先生,而且蔡某和李某涉嫌合同诈骗,已经被公安逮捕,等着判刑。 法院判决下来了,可郭家还不肯走。 他们倒是头铁,提出两种补偿:要么楚先生给他们装修补偿,要么让他再把房子卖给他们。 其实法律里,《民法典》第322条早讲得清清楚楚:可拆的家具、电器这些东西,买房人可以自己拆走搬走;要是不拆的硬装,比如地板、水电线路这些,只要楚先生愿意保留,就得按现值给补偿,具体多少钱双方协商,或者请评估机构来评估。 这种补偿对象,只能向冒名卖房的蔡某、李某去要,楚先生对合同和装修没过错,他根本不该掏一分钱。 这一波操作闹得沸沸扬扬,连地方电视台都报道了,大家都说这物业太黑了。 物业和开发商都没权利擅自处置业主个人财产,买房人也得查清楚不动产权登记和合同签字人身份,小心善意取得条件不满足,钱花了房却不一定归你。 事情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有关部门已经介入,整顿物业管理的漏洞。 对楚先生来说,回家能拿回自己的房,这场官司算是胜了一半,但折腾了他和家人好几个月心神不宁,折腾还没真正结束,得等补偿和腾房事宜最后敲定。 这个是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买了新房,不要把房子空置在那里太久,定时的去看一下房子比较安全,预防给坏人有可乘之机。 如果买房,一定要去正规的途径买,学会判断合同信息是否真假,如果一旦发现有问题,记得保留好证据,然后报警处理。 总之我们买房一定要记住:买房子要多留个心眼,花钱一定要买到正规合法的房,不要把钱花了,然后房子是别人的,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0 阅读:57
静听心雨

静听心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