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波兰这次斗法,波兰输在拿自己的办事效率衡量大国的水平!他以为卡住中欧班列,就是卡住物流通道,而且中方开启其他通道也需要大把时间,所以中方只能低头。 却不想,仅仅北极航道开通一步棋便把波兰将倒,今后不会完全停用中欧班列,但流量绝对会大大减少,波兰坐家里数钱的快活日子再也没有了! 波兰这次的操作简直是把 “自作聪明” 四个字写在了脸上,九月初俄白 “西部 - 2025” 联合军演刚官宣,波兰总理就急着跳出来宣布要关闭波白边境铁路口岸,说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算盘打得有多响。 要知道中欧班列的北线和中线在白俄罗斯明斯克汇合后,必须经过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或罗兹才能进入欧洲,波白边境等于是掐住了传统线路的咽喉。 波兰大概觉得自己手握王牌,料定中方没个把月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到时候要么低头求情,要么就得忍受高额的物流成本,自己正好能坐地起价,接着靠中转货运赚得盆满钵满。毕竟这些年马拉舍维奇靠着中欧班列从一个小车站变成欧洲物流枢纽,当地吃这碗饭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种躺赚的日子过久了,难免把平台优势当成自己的本事。 可波兰忘了,大国布局从来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早在他9月9日宣布关闭边境的当天,中方的应急方案就已经启动了。从波白边境9月12日正式关闭,到北极航线 9月23日首航,中间只隔了11天,要知道普通集装箱船开航前的准备周期至少得7天,要完成订舱、装货、报关、航线规划等一系列流程,还得组织起价值 2亿美元的货源,这种效率别说波兰想不到,连不少业内人士都直呼意外。 这条北极航道的杀伤力远比波兰想象的更大,以前中欧班列号称 “快”,到欧洲至少也得25天以上,单柜运输成本要七千美元,货物到了欧洲大陆还得转陆路才能到英国。现在“伊斯坦布尔桥”轮走北极东北航道,18天就能直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比中欧班列还快了一周,成本直接砍了40%,算下来一个柜子能省两千多美元。 更要命的是运量,一列中欧班列撑死装120个标箱,而这艘四千九百标箱的货轮,一趟就能顶得上四十列班列的量,相当于把波兰卡住的货运量一次性补了回来。 波兰更没料到,自己卡住的通道早就不是中方的命脉了。俄乌冲突后南通道早就成了备份,货物从阿拉山口出境后转道里海,虽然成本高点但总能通,现在再加个北极航线,等于有了双保险。 而且北极航线不光快还绿色,单程碳排放能降 50%,欧洲现在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那些做新能源产品的企业更愿意走这条线,毕竟既能省时间又能拿环保认证,一举两得。 最讽刺的是,波兰9月25日急匆匆宣布重新开放边境,可已经没人当回事了。马拉舍维奇的堆场以前天天堆满集装箱,现在空了一半,当地的物流公司老板急得跳脚,以前靠中欧班列赚的差价够买辆新车,现在订单少了三分之二,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波兰本来想靠卡脖子要好处,结果把自己的饭碗砸了,这波操作纯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知道中国早在 2013年就派“永盛”轮试航北极航道了,这么多年的铺垫可不是白做的,波兰拿自己那点临时起意的小聪明,去碰大国几十年的大布局,输得一点都不冤。 今后中欧班列肯定还会走,但流量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集中过波兰了,北极航线的窗口期每年能有120天,再加上南通道兜底,波兰想再靠必经之路的身份坐收渔利根本不可能。 那些以前围着马拉舍维奇转的物流企业,现在都在往宁波、天津这些北极航线出发港跑,毕竟谁也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不靠谱的篮子里。波兰这才明白,大国的通道从来不是单一选项,自己那点小心思在成熟的物流网络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坐家里数钱的快活日子,算是彻底到头了。
中国和波兰这次斗法,波兰输在拿自己的办事效率衡量大国的水平!他以为卡住中欧班列,
思念蚀骨灼心
2025-10-03 17:20:30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