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华龙毅被美军战机击落,身负重伤降落在一个山头,就在这时,四架敌机突然一起朝他冲了过来! 华龙毅早年叫阎童生,是山西定襄的满族人,1938年,他看着家乡被战火搅得不得安宁,二话不说就参加了八路军,跟着队伍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1948年4月入了党。 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空军,他主动报名,从扛步枪的老兵变成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飞行二大队的飞行员,开着米格-15守护长空。 你想啊,四架敌机往山头冲的时候,华龙毅胳膊腿都被弹片划得流血,肋骨还断了两根,连动一下都钻心疼,可他没闭眼躲,反而攥着随身的手枪盯着敌机——这股劲儿,绝不是凭空来的,全是十几年战场摔打出来的。1938年他刚参加八路军时才十六七岁,定襄当时被日军占着,老乡们躲山洞、吃草根,他跟着队伍在晋西北打游击战,白天摸日军的岗哨,晚上帮老乡转移粮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却从没喊过苦。 后来打解放战争,他跟着华北野战军在山西、河北一带转战,打太原战役的时候,他扛着步枪冲在前面,好几次差点被敌人的炮弹伤着,都凭着机灵和敢拼躲了过去。1948年入党那天,他在党旗下宣誓,说要跟着党守好国家,这话不是空话,新中国成立后听说要建空军,他第一个找领导报名,当时战友还劝他,“你扛了十年步枪,跟天上飞的铁疙瘩完全不沾边,别瞎折腾”,可他就认一个理:国家需要,再难也得学。 要知道,当时新中国空军刚起步,连像样的训练场地都少,飞行员大多是陆军转过来的,没几个懂航空理论。华龙毅没读过多少书,记飞机数据、学飞行原理的时候,就把公式写在胳膊上,吃饭看、走路看,晚上别人睡了,他还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翻教材,硬是用三个月时间跟上了进度。后来开上米格-15,他没想着光“守”,反而主动研究美军F-86战机的特点,把陆军打游击战的战术往空战里套,比如趁敌机转弯的时候突袭,好几次把美军飞行员都打懵了。 这次被击落的时候,他心里清楚,敌机冲过来就是想赶尽杀绝,可他没慌——当年在八路军打伏击,比这危险的情况多了去了。他靠着最后一点力气,往山凹里滚,刚好躲过高射机枪的扫射,敌机盘旋了几圈没找到他,骂骂咧咧地飞走了。后来他被当地朝鲜老乡发现,送回志愿军营地,伤还没好透,就又想着回天上开车,说“长空还得有人守,不能让美军随便闯”。 还有人问,他为啥从阎童生改名叫华龙毅?其实就是参加革命后,他想跟过去受压迫的日子告别,“华龙毅”这三个字,藏着他想当中国的“龙”,毅然而然保家卫国的心思。而且他是满族人,可从抗战到抗美援朝,他从没把“民族”分在前面,眼里只有“国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该有的样子。现在提起志愿军空军,不少人只知道战机厉害,却忘了像华龙毅这样的老兵,是从扛步枪到开战机,用命在补国家的“长空短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华龙毅被美军战机击落,身负重伤降落在一个山头,就在这时,
谈古论今朝
2025-10-03 19:45: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