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博主,有些品牌我是真的看不太懂。讲道理,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吵得比较多的,反

啊丹亦评汽车 2025-10-06 10:48:01

作为一名博主,有些品牌我是真的看不太懂。

讲道理,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吵得比较多的,反而我都能理解,因为:“能吵起来,说明你有自己人”

但显然,有些品牌并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除了极端头部、有能力标准化输出评测内容或者观点的博主,其他人也是绝大部分人,他们的金字塔模型都是一致的:

一层:1-3家关系很好的核心合作伙伴,深度合作、特色化内容、日常发电;

二层:3-5家关系好的次级合作伙伴,长期合作、相对标准化的内容、大节点发声出力;

三层:其他的说实话就是一面之交罢了。

这三种列出来,相信大家也都看得懂,只有前两种是有意义的。

你不能指望单次合作的博主能理解你的产品逻辑、也不能指望单次合作的博主能日常帮你出工出力自干五。所以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品牌和博主磨合的过程。

现在看下来,显然有些品牌是不懂这个道理的。本来长期合作积累出的一层或者二层合作伙伴,随时抛弃,然后每次都把宝押在那些虚无缥缈的“一面之交”博主上。

甚至,有些品牌是真把所有博主当耗材。但你当大家是耗材,大家肯定也就是一次性的。

这就会出现一个情况,每次宣发节点,都能看到声势浩大但又没有温度的海量类通稿内容和各种“早晚安”评论,好像任务完成的很好。但效果都是一次性的,可能一天过去,连个短尾效应都没有。

回头复盘,还总觉得自己宣发的特别牛逼。其实到最后,一个自己人也没有。

其实归根结底,你一直拿钱持续砸能行、多沟通交流提供尊重也可以。但墙头草天天摇摆换人、预算大头又都是百家饭博主、还装逼不沟通的,注定要在舆论场上失势。

毕竟真的能日常发声甚至对线的支撑,还是内心的偏好和认可。

而一个品牌如果连吵架都找不到多少愿意为爱发电的博主,你这个品牌就别宣传什么“温度”“需求”“理解”了。

讲道理,消费者这些方面的需求可比博主高多了。举个例子就是,你在师范大学都找不到女朋友,进了社会可怎么办啊[二哈]

0 阅读:0
啊丹亦评汽车

啊丹亦评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