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0月5日与委内瑞拉外长希尔通电话,双方对美国在加勒比海域军事行动的持续升级表示严重关切。 此次通话正值美军在加勒比海频繁开展“反毒行动”之际。据委内瑞拉官方统计,自9月初以来,美军已击沉4艘委方船只,造成21人死亡。美国南方司令部近期向该区域增派8艘舰艇及4000名士兵,波多黎各基地的F-35战机也加强了巡逻频次。俄方认为,此类行动本质上是对委内瑞拉主权的系统性挤压——该国90%的石油出口依赖加勒比海航线,而美军封锁已导致其原油出口量同比下降60%。 俄委战略协作在危机中持续深化。双方9月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于10月初正式生效,涵盖能源、矿产、金融等四大领域。根据协议,俄罗斯将向委内瑞拉提供北极圈钻探技术,目标在3年内将其石油日产量从80万桶提升至200万桶,并协助建立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地面站,以增强委方能源设施的抗干扰能力。这种合作模式突破了传统“资源换贷款”框架,更注重技术本地化转移,例如俄方承诺将委内瑞拉金矿冶炼环节的60%留在本土。 在多边舞台上,俄委正形成协同效应。针对联合国安理会近期通过的海地多国安全部队决议,两国共同指出,美方试图将该机制解读为“打击地区贩毒网络”的先例,可能为干预委内瑞拉局势埋下伏笔 。10月4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公开表示,俄委将在金砖国家、联合国大会等场合统一投票立场,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这种“连带责任”关系使拉美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有了更坚实的依托。 加勒比海的波涛折射出国际秩序转型的深层矛盾。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威慑巩固“后院”控制权,却忽视了全球化时代能源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委内瑞拉石油出口每减少1%,亚洲市场油价波动幅度就会增加0.8%。俄委合作则展现了另一种可能:通过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受制裁国家能够在夹缝中构建替代性经济网络。当马拉开波湖上的新型浮动平台开始运转,当格洛纳斯信号覆盖加拉加斯上空,这些具体实践正在改写地缘博弈的底层逻辑。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