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美国是在问其盟友:“如果美国和中国因台湾问题爆发战争,你们是站在我们这边

寂寞的电脑 2025-10-06 23:44:57

基本上,美国是在问其盟友:“如果美国和中国因台湾问题爆发战争,你们是站在我们这边,还是反对我们?” 说起这事儿,得从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说起。这家伙是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特朗普时代就帮着搞2018年国家防御战略,把中国列为头号对手。他出生在情报世家,爷爷当过中情局局长,从小泡在国家安全圈子。科尔比上任后,直奔印太地区,飞东京、堪培拉,推着盟国加码军费,还得表态台湾冲突时怎么帮腔。他在X上发帖,公开喊话:盟友得自掏腰包,别总指望美国单干。这话听着硬气,但也戳中了痛点,美国人觉得自家资源有限,得让别人分担。 科尔比的逻辑很简单,美国优先,得把兵力从欧洲中东抽回来,砸向亚太。过去几年,美国军力分散,帮乌克兰、中东添油加醋,库存都快见底了。万一台湾出事,导弹、飞机、船舰够用吗?所以他推“拒绝战略”,意思是别让中国称霸亚太,但前提是盟友得先顶上去。日本、韩国、澳洲这些国家,地理上离台湾最近,得当“导弹海绵”,吸掉中国第一波攻击。美国则退到第二第三岛链,从关岛、澳大利亚后方反击。这套玩法听着像撤退,其实是保护自家宝贝,避免一锅端。 日本那边反应最纠结。东京防卫省被科尔比问得一愣一愣,本来就为军费头疼,现在还得想万一中美打起来,自家基地让不让用?日本军费刚升到GDP2.5%,但科尔比觉得不够,得冲3.5%。日本官员私下嘀咕,这等于把自家岛链变战场,经济民生全砸锅。澳洲也类似,达尔文港扩建得飞起,支持美军补给,但本土民众抗议声浪大,担心成炮灰。韩国更低调,表面中立,暗地里跟美国谈军售,但北韩威胁摆那儿,谁敢轻举妄动? 这波操作不是科尔比一人秀,五角大楼整体战略在变。印太战略强调分布式力量,美军从冲绳大基地撤出,散到关岛、天宁岛、甚至斐济。盟友得在前线硬扛,消耗中国导弹库存。想想看,中国有上千枚精确制导弹,首波齐射能把第一岛链炸成蜂窝。美国赌的就是盟友多扛一会儿,自家高超音速导弹再补刀。这策略跟“超能对抗计划”对得上,靠无人平台、网络化作战,避开高价值目标。但盟友们算盘打得精:帮美国等于赌自家命,美国真来救吗? 台湾本身也成焦点。科尔比公开批评台湾军费只占GDP2.6%,喊着得翻倍到10%。台湾政府尴尬,内部辩论热火朝天,但芯片产业全球命脉,谁敢乱来?美国卖武器给台湾,去年批了上百亿,但生产跟不上,爱国者导弹都得从盟友那儿借。特朗普时代就开始模糊承诺,现在科尔比直球:你们得自强,不然美国优先政策下,谁先救谁还两说。这话接地气,美国纳税人可不想为远东打白工。 欧洲盟友被科尔比劝着别掺和印太,专心对付俄罗斯。英国航母回老家,德国加码东线。这分工听着合理,但也暴露联盟裂痕。北约峰会,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被拉来凑热闹,科尔比却在X上吐槽:亚太该是主角,别总欧洲中心。美国想平衡,但资源就那么多,乌克兰、中东、台湾,三头烧,谁先灭火? 盟友回应渐露苗头。日本9月军费上调,启动海峡防御演习,美日舰艇联合巡航。澳洲扩建港口,第二岛链补给链拉长。韩国私下谈对台军售,菲律宾开放更多基地。但这些动作慢吞吞,媒体热议:盟友真信美国,还是在拖?科尔比国会作证,推动3亿对台援助,纳入国防法案。他的书《拒绝战略》热卖,演讲满档,影响圈子越来越大。 这战略对区域安全啥影响?不稳定性上台阶。中国导弹库扩建,反制高超音速武器,盟国军备竞赛跟上,钱袋子瘪了。第一岛链变高危区,领土成战场,人道经济代价谁扛?安全困境循环:美国演习部署,中国解读成进攻,军力赛跑没完没了。国务院把中国列首要威胁,每步棋都加码,盟国主权受挤压,得问:这联盟是为谁服务?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寂寞的电脑

寂寞的电脑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