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报道,重庆,一女子因为要女儿给侄儿让出一个屋子住,女儿不愿意,就打了她一耳光,谁料,女儿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10年未归,为寻找女儿的踪迹,女子花光了所有积蓄,如今边打工边找人,可始终没有任何消息,无奈之下,只好寻求媒体的帮助... 王女士把刚烤好的小蛋糕摆在出租屋窗台时,夕阳刚好落在奶油裱花上。 蛋糕侧面歪歪扭扭挤着“玥玥”两个字,这是她第372次试着做女儿当年想学的烘焙,烤箱托盘上的焦痕,比她手里攥着的寻人启事还要深。 2015年那个春天,王女士是在派出所的冷板凳上第一次意识到女儿可能真的走了。前一天晚上,她因为侄儿住家里的事跟玥吵了架,顺手打了女儿一耳光。 侄儿来重庆找工作,十平米的出租屋本就挤着母女俩,她想着“都是亲戚该帮衬”,没跟玥商量就把书桌腾给了侄儿,让玥搬个小板凳在楼道写作业。 玥闹了两句,说“表哥半夜玩手机吵得我睡不着”,她没当回事,还说女儿“不懂事、小气”。 民警问她女儿有没有反常,王女士才想起前阵子玥藏在枕头下的烘焙班宣传单。 那是玥攒了两个月早餐钱偷偷报名的,被她发现后当场撕了,还骂女儿“学这些没用的不如好好考会计证”。 玥当时红着眼眶说“我喜欢做蛋糕”,她没听,转头就给女儿报了周末的会计培训班。 现在想起来,玥那天晚上收拾书包时,把课本一本本叠得整整齐齐,还特意把她的旧毛衣折好放在床头,她当时只当是孩子闹脾气,没多想。 玥走后的头三年,王女士把重庆的大街小巷跑遍了。她辞了超市理货的工作,拿着玥的照片,在各个烘焙店、学校、出租屋问,身上带的钱花完了,就打零工接着找。 有次在解放碑看到个穿蓝校服的女孩,身形像玥,她追了三条街,最后发现只是认错人,蹲在路边哭了好久,手里还攥着准备给女儿的糖葫芦。 2019年冬天,王女士在玥的同学朋友圈里看到一张烘焙店的照片。照片里的蛋糕师戴着口罩,手腕上有个跟玥一样的小疤痕。 那是玥小时候帮她切菜,不小心划到的。她连夜坐火车去了成都,找到那家店时,老板说那个蛋糕师半年前就走了,没留联系方式。 她在店里买了块草莓蛋糕,尝着尝着就哭了,味道跟玥当年在学校手工课上做的、偷偷带回家给她的那块很像。 这几年,王女士又回了重庆,在原来住的小区附近找了份餐馆洗碗的工作。 每天下班,她都会绕到小区门口的烘焙店看一眼,有时会跟老板请教怎么做蛋糕,老板知道她的事,偶尔会教她两招。 她把出租屋的小角落收拾出来当“厨房”,摆着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小烤箱,墙上贴满了玥的照片,还有她自己写的烘焙笔记,上面记着“玥玥喜欢草莓,少放糖”。 上个月,王女士收到社区转来的一封信,是个陌生女孩写的,说几年前在外地的烘焙培训班见过一个叫玥的重庆女孩,两人还一起做过蛋糕。 信里附了张模糊的合影,王女士盯着照片里女孩的侧脸,看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就按着信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可惜培训班早就搬了家,只留下满墙的学员留言,她在角落发现一行小字“想给妈妈做最好吃的蛋糕”,字迹跟玥很像。 现在的王女士,每天早上都会烤一块小蛋糕,放在窗台晾着,像是等着女儿回来尝。她把玥的旧校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在枕头边,校服袖口上玥自己绣的小太阳,洗得有些发白,却还是很显眼。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找,只是每次打零工回来,都会在小区公告栏贴一张新的寻人启事,上面除了玥的照片,还多了一行字:“妈妈学会做蛋糕了,等你回家尝。” 傍晚的风从窗台吹进来,带着蛋糕的甜香。王女士把寻人启事又整理了一遍,最新的那张上,她特意加了句“你喜欢的烘焙,妈妈现在懂了”。 她坐在小凳子上,看着烤箱里新烤的蛋糕慢慢发起来,就像等着一个迟到了十年的拥抱,慢慢靠近。 信息来源:第1眼新闻——母亲哭诉女儿离家出走十年未归
人血馒头……有点底线吧
【1点赞】
蜘蛛
呵呵。我信她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