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胶东半岛兰家庄外,特等射手魏来国击毙70多个敌人后,被敌人一枪“诱”

梦里水乡谣轻 2025-10-07 22:05:43

1946年,胶东半岛兰家庄外,特等射手魏来国击毙70多个敌人后,被敌人一枪“诱”出战壕。瞬间敌方十几个射手一齐瞄准他,所有逃生角度都被锁死,眼看就要遭遇不测。 你可能会想,完了,这英雄要交代了。但故事要是这么简单,咱今天就没得聊了。 要弄明白魏来国为啥能活下来,咱得从他那杆枪的准头说起。你说,什么叫神枪手?是天赋异禀?还是天天拿子弹喂出来的?搁魏来国这儿,都不是。他的枪法,纯粹是穷出来的。 1925年,魏来国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穷到啥地步的家庭?家里连片瓦都没有,几亩地全是租地主的。他爹常年有哮喘病,干不了重活。记忆里,就是饥饿。为了换口吃的,他亲眼看着姐姐被以180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他自己呢,十几岁就去给地主家当长工,那日子,跟牲口没啥两样。 所以,一个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他最懂什么?他最懂的就是“珍惜”。任何一丁点儿资源,在他眼里都比金子还贵。 16岁那年,他跟着叔叔参加了八路军。为啥?就一个最朴素的念头:当兵能吃饱饭。刚入伍那会儿,新兵蛋子哪有枪给你,就发了根红缨枪站岗。后来好不容易发了杆老套筒,给了几颗子弹?就两颗! 这两颗子弹,魏来国晚上睡觉都得揣在怀里。有一次过河,一颗子弹不小心掉水里了,他急得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摸了两个钟头,最后还是没找着,回去哭了一晚上。你说这事可笑不?一点也不。因为他知道,这一颗子弹,在关键时候可能就是一条命,可能是战友的,也可能是自己的。 正是因为子弹太少,他才把每一次射击练习都当成实战。别人打靶砰砰砰图个痛快,他呢,趴在那半天不动,瞄准、呼吸、预判,一套动作比绣花还细致,非得有十足的把握才舍得扣动扳机。久而久之,“把每一颗子弹都用在刀刃上”成了他的本能。你说,这不就是最牛的“肌肉记忆”吗?这种被贫穷逼出来的“抠门”,恰恰是成为顶尖射手最重要的潜质。 说回兰家庄那个坟地。面对十几个枪口,魏来国是怎么做的? 他几乎是靠着求生本能,猛地把头缩了回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身后的战友们反应过来了。他们没有傻乎乎地冲上来,而是立刻朝着不同的方向胡乱开枪,制造出我方有好几个火力点的假象,以此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这就是战友情,过命的交情,关键时刻不用说话,一个动作就心领神会。 敌人的火力被短暂吸引,就这几秒钟的空当,魏来国抓住了。他没有从原来的地方再冒头,而是迅速在战壕里匍匐移动,从侧面一个意想不到的土堆后猛地探出枪口。他没有丝毫犹豫,凭着感觉和平时训练的本能,“砰!砰!”两枪,对面两个最靠前的机枪手应声倒地。 敌人懵了,完全没想到他还能反击。就在他们重新锁定目标的时候,魏来国已经再次转移了位置。他就这样,利用坟地复杂的地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像个战场上的幽灵。敌人被他一个人搅得阵脚大乱,从“围猎”变成了“被猎”。 这场战斗打下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魏来国用了125发子弹,总共击毙了110名敌人。一个人,干掉了一个连。这在当时,简直是神话。战后,他被胶东军区授予“山东射击英雄”的称号,名震全军。 后来,陈毅元帅去中央开会,跟毛主席聊起这事,主席听完哈哈大笑,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啊!一个人就消灭了敌人一个连,我们的战士都像魏来国这样,解放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一个从卖姐姐的赤贫家庭走出来的放牛娃,能得到最高领袖这样的夸赞,他心里得是啥滋味?1949年,他作为战斗英雄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亲眼见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从田埂地头到国家殿堂,这条路,他走了十几年,每一步都浸透着血与火。 新中国成立后,魏来国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朝鲜战争爆发,他再次奔赴前线。回国后,他被保送到坦克学校学习,后来留校当了干部,从副师长到军区顾问,一步一个脚印。 有意思的是,当了领导的魏来国,最烦别人让他“露两手”。靶场上,年轻战士总想见识一下老英雄的神枪法,他总是摆摆手拒绝。他说得特别实在:“时代不同了,现在有新的装备,新的射击理论,我那套老经验是土办法,是那时候没办法的办法。你们得学科学,不能学我。” 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科学的训练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新兵。他常说,神枪手不是天生的,只要肯琢磨,人人都能成为神枪手。 这就是魏来国。他的传奇,始于贫穷,却不止于战场。他把苦难逼出来的本领,升华成了一种智慧和传承。他的人生,就像一颗子弹,从最卑微的角落被击发,却划出了一道无比璀璨和正直的弹道。 2014年,老英雄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0 阅读:622

猜你喜欢

梦里水乡谣轻

梦里水乡谣轻

梦里水乡谣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