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没有政委,是如何实现文官治军的?美国军队本质就是宋军化,其实就是笼络底层士兵

如梦菲记 2025-10-08 10:45:52

美军没有政委,是如何实现文官治军的?美国军队本质就是宋军化,其实就是笼络底层士兵,去思想化,严禁军队传播政治思想,士兵是给钱就干活,这种制度下高级军官就是无根之水,谈理想,军队不让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军是世界上投入最高的军队,每年用于薪资、住房、医疗和补贴的预算,比一些中等国家的全年经济总量还高,士兵入伍的起薪可达每月两千多美元,再加上津贴和保险,看上去是份前景稳定的“铁饭碗”。   但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美军内部关于士兵缺乏归属感、战斗意志下降的报道却从未间断,金钱堆砌出的职业军队,为何始终缺乏精神凝聚力?答案藏在美国特有的文官治军制度中。   美国从建国起就确立了“军队服从文官”的基本原则,按照法律规定,国防部长、各军种部长必须是没有现役背景的文官,现役军人不得直接担任这些职位。   军中最高将领虽能制定作战计划,但没有经费审批权,也无法独立调兵,所有军费的分配都要经过国会批准,从士兵制服到航母建造,层层报批后才可执行。   以2023年为例,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预算接近九千亿美元,其中近四成用于人员开支,任何采购项目都要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听证会上逐条说明用途。   这种体制的结果,是军队的行政命脉完全掌握在文官手里,军官想推行训练计划,必须等待预算批复;要更换装备或申请项目,也要文官签字。   美军内部的“用兵”和“养兵”被严格分开,军人负责执行命令,文官决定资源分配,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效避免了军人干政,但也让将军们的权力极为有限,他们更像是执行公司的部门经理,凡事都得等总部批文,任何越权都可能触及政治红线。   制度上的去政治化也延伸到士兵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军对军中政治活动的限制极为严格,现役人员不得公开表达政治立场,不得参加任何党派活动,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都可能受到处分。   军队宣传的口径也完全避开政治话题,美军招募广告几乎从不提“保家卫国”这样的口号,而是强调薪酬待遇、技能培训和退伍后的教育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参军更像是一份高福利的工作,而非肩负使命的选择。   在这种氛围下,士兵的服役动机变得单纯,执行任务是为了履行合同,完成命令是为了拿到奖金,阿富汗撤军期间,不少士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何而战”。   这种迷茫并非个例,而是去思想化制度带来的普遍现象,军人没有统一的信念,军队自然难以形成向心力。   高级军官的处境同样尴尬,美军将领的任期通常只有两三年,职位一换,整个指挥体系就得重新磨合,频繁的调动让他们难以与部队建立深厚关系,士兵还没熟悉指挥官的风格,将领就被调往他处。   与此同时,将军们的升迁也取决于文官的评价和政治环境,他们必须谨慎行事,不敢公开发表超越职权的意见,军官缺乏独立性,也就失去了号召力,军队内部的信任链条越来越依赖制度和规章,而非个人凝聚力。   这种状况让人不禁想起宋朝的募兵制度,那时的宋军以高额军饷吸引士兵入伍,军权、财权被文官层层控制,武将无权决策,士兵只认俸禄,宋军装备精良,人数众多,却在关键时刻屡屡失利,根源就在于缺乏共同信念。   今天的美军虽然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武器,却在精神结构上与当年的宋军有某种相似,士兵把任务当成工作,将军把升迁当成目标,真正关于国家与使命的信仰,渐渐被金钱和程序取代。   当然这种体制也有它的理性一面,它防止了军人干政,维持了国家权力的平衡,使军队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执行机构,问题在于,过度依赖制度和金钱的激励,会让军队在面对长期、高强度的任务时显得脆弱,没有理想支撑的战斗力,容易在挫折面前瓦解。   对比之下,中国军队始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把理想信念作为凝聚军心的核心,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边防防卫,官兵普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正是这种精神牵引,使军队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战斗意志和执行力。   美军的文官治军在制度上看似完美,但精神层面的空洞感却越来越明显,当士兵只认薪水、军官无权担当时,这支军队的力量更多来自金钱,而非信念,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一支没有信仰支撑的军队,即使再富有,也终究难以长久维系真正的战斗力。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半月方塘

半月方塘

1
2025-10-08 12:21

宋军队文官制,其目的是防范军队不听话。如果外部没有强敌,一家独大,那么主要的敌人就在内部,军队文官制是可以的,明朝也是文事武办,武事文办。美国军力一直确实独步天下,文官制没问题,北宋早期也没问题,后期没有改吃大亏,南宋基本改了。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