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特朗普及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多个公开场合公开表示,希望中国能给个面子,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一呼吁背后,是美国农业州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和政治焦虑。 特朗普在爱荷华州的集会上直言,计划在10月底与中方高层会晤时将大豆问题作为核心议题,他声称中国正在“等待美国让步”,而美国农民的困境需要立即解决。 贝森特则在CNBC采访中更激烈地指责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作“人质”,尽管他承认双方此前已就暂停加征关税达成共识,但中国采购量仍大幅下滑。 自2025年5月起,中国停止新增美国大豆订单,这是近30年来的首次。 去年此时,中国已预订美国出口大豆的40%,而今年新季大豆预售量几乎为零。 与此同时,中国买家迅速转向南美:阿根廷在9月22日宣布暂停大豆出口税后,48小时内中国便签下20船订单,总量达227万吨;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也创下新高,占其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眼见仓库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价格下跌超过20%,每英亩亏损达100至150美元。 美国农业州的焦虑正转化为政治压力。大豆主产区如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等是共和党关键票仓,农民团体纷纷向白宫施压。 美国大豆协会公开信警告,若无法恢复中国市场,农民将面临“贸易和金融深渊”。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金融援助,以稳定其经济,但阿根廷随即取消大豆出口税,以更低价格抢占中国市场。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在短信中向贝森特抱怨此举“给了中国更多筹码”,这条短信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被媒体曝光,引发国内强烈不满。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补贴缓解农民困境。农业部长罗林斯提出用关税收入补贴农民,称此举“完全可行”。特朗普也承诺将部分关税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并称这是“过渡阶段”的必要措施。 然而,农民对此并不买账。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托德·梅因指出,2019年类似补贴导致美国丢掉20%的市场份额给巴西,且“再也没拿回来”。 明尼苏达州农民达林·约翰逊直言:“即使现在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 中国采购转向并非短期策略,而是供应链多元化的结果。巴西通过扩建港口提升物流效率,阿根廷以零关税政策增强竞争力,而美国大豆因关税问题成本高出南美产品近三成。 中国海关对货源的严格把控也封堵了美国大豆绕道出口的可能。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大豆种植面积已较上年减少8%,市场信心崩塌的阴影正在蔓延。 贝森特在10月2日的采访中预测,中美将在10月底APEC会议期间举行领导人会晤,第五轮贸易谈判将迎来“相当大的突破”。但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双方“正在沟通之中”,未确认具体安排。 市场分析认为,即便谈判重启,美国需先取消高额关税并重建信任,否则难以扭转中国采购南美的长期趋势。对美国农民而言,这场围绕大豆的博弈已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成为检验政策可靠性的试金石。
新加坡已经预测中美冲突:一旦爆发,美国称中国不能攻打美本土。李显龙当总理20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