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巴铁一艘潜艇偷偷潜入印度孟买湾,被发现后成功将前来拦截的印军护卫舰击沉,潜艇上浮充电时被印度巡逻机发现,印军扔下的156枚深水炸弹居然无一击中,巴铁潜艇顺利返航成为英雄。 话说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打得是热火朝天。那时候的印度海军,家底可比巴基斯坦厚实多了。人家有航母“维克兰特”号坐镇,那家伙往孟加拉湾一摆,简直就是个移动的海上堡垒,把东巴基斯坦的海路封得死死的。巴基斯坦海军的水面舰艇,在印度航母和导弹艇的联合打击下,基本都被压在港口里不敢动弹,甚至连老家卡拉奇港都让人家给偷袭了好几次,损失惨重。 这仗还怎么打?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水面上打不过,巴基斯坦海军就把宝押在了水下,玩起了“非对称作战”。他们的杀手锏,就是从法国买来的“桂树神”级常规潜艇,“汉果”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任务简单而又艰巨:像一头深海里的独狼,潜入印度海军的核心活动区——孟买外海,寻找战机,给印度海军来一下狠的。 当时的“汉果”号艇长,名叫艾哈迈德塔斯尼姆,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他心里清楚,这次出征,九死一生。孟买湾是印度西部舰队的老巢,反潜巡逻跟撒网似的,密不透风。常规潜艇最大的命门就是需要上浮充电,一旦暴露,面对的就是印度海军的围追堵截。 但军令如山,“汉果”号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发了。它悄无声息地潜航,一路上躲避着各种侦察,慢慢靠近了猎物云集的狩猎场。12月9日傍晚,机会来了。“汉果”号的声呐捕捉到了两个信号,经过识别,是印度海军第14护卫舰中队的两艘反潜护卫舰——“库卡里”号(INS Khukri)和“基尔潘”号(INS Kirpan)。 好家伙,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肉。塔斯尼姆艇长没有急于进攻,他像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指挥“汉果”号悄悄地进行跟踪。当时印度这两艘护卫舰正在进行反潜搜索,航速很慢,这反而给了“汉果”号绝佳的攻击机会。 晚上7点57分,塔斯尼姆下达了攻击命令。第一枚鱼雷直奔“基尔潘”号而去。也许是运气,也许是“基尔潘”号的规避动作起了作用,这枚鱼雷从它船底划过,没能命中。 这一下,印度人惊了!他们立马意识到水下有敌人,开始疯狂地投掷深水炸弹。而旗舰“库卡里”号的舰长穆拉上校,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为了提高声呐的探测精度,竟然下令减速,想把水下的“汉果”号给揪出来。 在已经暴露的战场上,静止或减速,不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活靶子吗?塔斯尼姆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发射了第二枚鱼雷。这次,目标是“库卡里”号。 鱼雷精准地击中了“库卡里”号的弹药库。只听一声巨响,这艘排水量超过千吨的护卫舰瞬间被炸成两截,在短短两分钟内就沉入了阿拉伯海的冰冷深渊。舰长穆拉上校拒绝离舰,选择与自己的战舰一同沉没,船上18名军官和176名士兵也随之遇难。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全世界第一艘被潜艇击沉的军舰,这个战绩足以让“汉果”号名留青史。 眼看旗舰被击沉,“基尔潘”号吓破了胆,掉头就跑。“汉果”号哪能放过它,又补射了一枚鱼雷,虽然没能将其击沉,但也把它炸成了重伤,狼狈逃离了战场。 干了这么一票大的,“汉果”号也彻底暴露了。接下来,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杀了。印度海军的面子被狠狠地踩在了地上,简直是奇耻大辱。他们调集了能动用的所有反潜力量,包括飞机和舰艇,在“汉果”号可能逃离的路线上布下了天罗地网,发誓要把它撕成碎片。 接下来的几天,“汉果”号的日子非常难熬。它在深海里潜行,躲避着头顶上“死神”的搜索。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潜艇电力耗尽,必须上浮到通气管深度,伸出管子启动柴油机充电。这时候潜艇的噪音最大,也最容易被发现。 果不其然,在一次上浮充电时,“汉果”号被印度的反潜巡逻机发现了。紧接着,铺天盖地的深水炸弹就像下冰雹一样砸了下来。据战后统计,印度海军在追击过程中,总共投下了156枚深水炸弹。那场面,估计艇里的巴基斯坦官兵连呼吸都快停止了。每一次爆炸,都让潜艇剧烈震动,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撕裂。 然而,奇迹发生了。这156枚深水炸弹,居然没有一枚直接命中!塔斯尼姆艇长凭借着高超的技巧和过人的胆识,指挥潜艇时而深潜,时而机动,利用海水不同深度的温度和盐度差异形成的“跃变层”来规避声呐探测,硬是在印度的天罗地网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经过四天的生死逃亡,“汉果”号终于成功返回了卡拉奇港。当它带着击沉一艘、重创一艘的辉煌战绩浮出水面时,整个巴基斯坦都为之沸腾了。艇员们被当做国家英雄来欢迎,他们的事迹也成为了巴基斯坦海军永恒的骄傲。 说实话,战争是残酷的。“库卡里”号的沉没是印度海军的伤痛,但从军事角度看,“汉果”号的这次行动无疑是一次完美的教科书式胜利。 这场战斗也深刻影响了南亚的海军格局。印度从此更加重视反潜作战,而巴基斯坦则把潜艇部队视作自己的“撒手锏”,几十年如一日地大力发展。
1971年,巴铁一艘潜艇偷偷潜入印度孟买湾,被发现后成功将前来拦截的印军护卫舰击
趣史小研究
2025-10-08 11:42:17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