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的贵阳龙洞堡机场,贵航维修厂的机库大门一拉开,就能看见尾号

文史资鉴堂 2025-10-08 18:03:46

2024 年 4 月的贵阳龙洞堡机场,贵航维修厂的机库大门一拉开,就能看见尾号 B-5070 的波音 737-700 安安静静趴在那里,机翼上的南航标志已经有些褪色。   这架 1997 年就开始服役的客机,刚跑完 20 年的蓝天旅程,终于迎来退役拆解的日子。当时不少人路过机库都嘀咕。   这么老的飞机拆了也就是卖废铁,铝合金机身论斤称也值不了几个钱,可谁都没料到,这铁疙瘩的发动机舱里藏着实打实的金山。   机务工程师们戴着防静电手环,拿着扭矩扳手拧下第一颗螺母时,定检车间主任王波就在旁边盯着。   他后来跟人说,这可不是拆家具那么简单,光准备工作就做了半个月,调来了 4 台大型吊装设备,连辅助工具带耗材堆了满满一角落,一百多件工具得按顺序排好,错一步都可能损坏部件。   最先拆的是雷达罩和航电设备,这些部件要先做编号登记,可真正的重头戏藏在机翼下方的发动机舱里。那两台 CFM56-7B 发动机,看着满是油污的外壳,懂行的人早就心里有数,这才是整架飞机的钱袋子。   负责拆解发动机的老师傅蹲在地上,用专用清洁剂擦去舱壁的油污,指着里面的涡轮叶片说:别小看这几片金属,全是钛合金做的,比黄金还金贵。   果然,等吊车缓缓吊起发动机,拆开涵道后,里面的高压涡轮、压气机叶片全都完好无损。   要知道在航空圈里,退役飞机的发动机价值能占整机回收价值的 70% 以上,就算这台发动机没法直接装机用,光拆解下来的核心部件送去维修厂翻新,再通过民航局的适航认证,就能直接回流到航材市场。   其实刚开始筹备拆解时,不少人都觉得没必要这么较真。毕竟以前国内 90% 以上的退役飞机不是卖去国外封存,就是拆了当废铁处理,贵州这还是头一回搞飞机拆解,谁也没把握能拆出多大价值。   可贵航的工程师们没含糊,他们按着波音的拆解手册,把发动机舱拆得仔仔细细,小到每颗螺栓的扭矩都要记录在案。   拆到燃烧室部件时,发现里面的高温合金叶片居然没出现裂纹,这一下就让现场的人都兴奋了 —— 这种状态的叶片翻新后能卖上万元一片,整台发动机里光这类高价值部件就有上百个。   随着拆解深入,金山的真面目越来越清晰。除了发动机里的核心部件,连附件齿轮箱、燃油控制系统这些配套设备都状态良好。   工程师们把拆下来的部件分门别类,能用的送去维修车间做探伤检测,不合格的就拆材料 —— 钛合金熔了能做精密零件,碳纤维复合材料虽然难处理,但贵航找了合作企业用特殊技术分解,回收率能到 95% 以上。   就这样一点点拆解下来,原本以为的 "废铁堆",居然拆出了 1007 个可利用部件,最后算下来创造的价值直奔 98 万元而去。   这事很快在航空圈传开了,有人说这哪是拆飞机,简直是挖宝藏。要知道这架波音 737-700 退役时的残值也就几百万,可经这么一拆解,价值直接翻了近一倍,这就是循环经济的门道。   贵航董事长易红磊后来接受采访时说,以前贵州航空产业链缺了末端的拆解环节,现在能自己搞定,不光能省着钱买新航材,还能给其他航空公司提供二手部件,降低运营成本。   就像那台发动机里的涡轮叶片,要是买新的得花几十万,翻新后的二手件只要一半价钱,还能保证飞行安全,自然成了航材市场的香饽饽。   拆解到第 20 天收尾时,机库里已经堆起了几排整理好的部件,每个箱子上都贴着适航待检的标签。   那些没法再上天的材料也没浪费,机身蒙皮被裁成小块,有的送去做教学模型,有的被文创公司买去做纪念册封面。   就连客舱里的座椅安全带,经过处理后都能用到工业防护设备上。最后算下来,整架飞机 90% 以上的部分都得到了回收利用,真正要填埋的废弃物连 5% 都不到,完全达到了绿色循环的标准。   现在再路过贵航维修厂,不少人还会提起这架藏宝飞机。以前大家总觉得退役飞机是负担,可 B-5070 的拆解让所有人明白,所谓的金山"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专业技术和耐心拆出来的。   这架飞机的新生,不光填补了贵州航空产业链的空白,更让越来越多人看清,航空循环经济里藏着多大的潜力 —— 那些翱翔过蓝天的老飞机,从来不是没用的废铁,而是等着被唤醒的宝藏。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