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国军中将吴石被老蒋下令枪决。仅仅一周后,他16岁的次女吴学成便带着7岁的弟弟被房东赶了出来。两个孩子从此流落台北街头,昔日父亲的同僚故旧,无一人敢伸出援手。 吴石,字虞薰,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他毕业于保定军校、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是国民党内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深受陈诚、白崇禧等人的器重。 然而,他还有一个更隐秘的身份——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最高级别情报官员之一,代号“密使一号”。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风雨飘摇。为了巩固统治,他在岛内掀起了“白色恐怖”,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左翼人士。 吴石,就在此时,接受了组织给予的最危险的任务——继续潜伏,前往台湾。 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一份份国民党军队的最高级别绝密情报,通过交通员朱枫等人,秘密送往大陆。其中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金门、厦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配备图》等等。 这些情报,价值连城。 但天有不测风云。 1950年初,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 这条线上的所有同志,都暴露了。 吴石,这位我党在敌人心脏里最重要的“密使”,也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1950年3月1日,吴石被捕。 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他震怒异常,亲自下令速审速决。 6月10日,台北马场町,阴云密布。 吴石将军身着笔挺的军装,从容赴死。临刑前,他留下一首绝笔诗:“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枪声响起,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吴石当时被定性为“匪谍”,这个罪名,在当时的台湾,比瘟疫还要可怕。 仅仅一周之后,吴石在台北租住的房子,房东便找上了门。 他看着吴石16岁的女儿吴学成,和7岁的小儿子吴健成,冷冷地说道:“你们父亲是匪谍,我不敢再把房子租给你们了,请你们立刻搬走!” 吴学成苦苦哀求,但房东害怕被牵连,心硬如铁,将两个孩子的行李,直接扔到了门外。 一夜之间,两位将军的儿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 吴学成带着年幼的弟弟,流落在了台北的街头。 他想起了父亲生前在军中的那些同僚故旧,那些曾经在吴家门庭若市、称兄道弟的叔叔伯伯们。 吴学成带着弟弟,按照记忆中的地址,一家一家地找上门去求助。 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和一张张冷若冰霜的脸。 有的人,隔着门缝,一看到是他们姐弟,便立刻将门关死,仿佛看到了鬼。 有的人,将他们迎进门,却不等他们开口,就先撇清关系:“你父亲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非常时期,我们也是爱莫能助。” 更有甚者,直接对他们恶语相向,骂他们是“匪谍的儿子”,让他们快滚。 昔日门庭若市的吴府宾客,如今竟无一人敢伸出援手。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这两个少年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姐弟二人在街头挨饿受冻,靠着好心人施舍的一点食物,艰难地度日。 就在他们即将绝望之际,一个身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来人,是父亲的同族侄孙吴荫先。 吴荫先看着这对无依无靠的姐弟落魄至此,虎目含泪。他不顾自己可能会被牵连的巨大风险,将兄弟二人,悄悄带回了自己家中。 1950年秋,吴石的夫人王碧奎,经陈诚疏通关系后获释,与吴学成、吴健成姐弟团聚。 她靠着给别人缝补浆洗,艰难地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1973年,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 1994年,吴石将军的骨灰,被迎回故土,安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1950年6月,国军中将吴石被老蒋下令枪决。仅仅一周后,他16岁的次女吴学成便带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10-09 02:09:57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