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女子准备关灯休息,突然发现妈妈种的昙花有动静,她走近一瞧,发现是昙花要开了,这是妈妈养了三年的昙花第一次开花,她决定记录下这一刻,5小时延时摄影,拍下了花盛开的全过程,美到不舍眨眼,愿见者好运,花好月圆、人安康!网友:终于见识到昙花一现了! 信源:人民日报2025年10月7日报道 南京的一个普通晚上,快十点了,小李刚洗完澡,手刚碰到客厅灯的开关,眼角余光突然瞥见阳台那边有点不一样——不是风吹叶子的动静,倒像是有东西在慢慢“动”。 她本来都困得眼睛快睁不开了,这一下立马精神,轻手轻脚走过去,凑近了才看清:妈妈养了三年的昙花,那个憋了快一个月的花苞,居然裂开了一道细缝,白色的花瓣尖儿正往外探呢! 你可能没养过昙花,不知道等它开花有多磨人。小李妈妈三年前从老花友那儿讨来这株苗的时候,它才巴掌大,跟棵小草似的。 这三年里,老太太把它当宝贝待:春天怕倒春寒,天一亮就把花盆挪到阳台晒太阳,下午太阳烈了又赶紧搬回来。 夏天更夸张,清晨五点就起来挪到阴凉角,晚上再搬回去,浇水用的都是提前晾好的淘米水,偶尔还兑点稀释的营养液,连花盆里的土,每年秋天都要特意换一次腐叶土。 可前两年,这昙花就跟“装死”似的,光长叶子不长花苞。小李还跟妈妈打趣:“妈,咱这是不是买着‘铁树版’昙花了?得等十年才开啊!” 老太太每次都笑,手里还在给叶子擦灰:“急啥,花开花落有日子,等它想开了,自然就开了。” 那天晚上,小李盯着那个微微张开的花苞,第一反应就是“得记下来”。 她翻遍了抽屉,找出去年拍做饭视频用的手机支架,又搬了个小凳子,把手机固定在花盆旁边,调延时摄影的时候手都有点抖——怕角度没调好,漏了哪个细节。 最后设成每10秒拍一张,还特意插了个充电宝,生怕手机没电扛不到天亮。 一开始的一个小时,花苞的变化特别慢,慢到你盯着看半天,都觉得“是不是没动啊”。 小李蹲在旁边,眼睛都不敢眨,就看见花瓣边缘一点点往外卷,像小姑娘害羞似的,一点一点掀开面纱。 到了半夜十二点多,变化突然快了起来:外层的花瓣先“伸懒腰”似的张开,接着中间的花瓣也跟着舒展开,淡黄色的花蕊慢慢翘起来,在阳台小夜灯的暖光下,泛着软乎乎的光。 她凑近闻了闻,不是那种冲鼻子的香,是淡淡的、清清爽爽的味道,有点像刚切开的哈密瓜。 就这么看着花瓣一片一片打开,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一点多,整朵昙花终于完全绽放,直径得有十五六厘米,像一把撑开的白色小扇子,层层叠叠的花瓣看着特别软,又透着股韧劲。 后来我问她,熬大半夜困不困?她说:“哪能困啊,就跟看一场慢动作电影似的,看着花瓣慢慢动,心里特别静,越看越觉得值。” 一直拍到凌晨三点多,昙花开始慢慢收拢花瓣,她才小心翼翼地关掉手机,生怕惊动了似的。 第二天早上,小李把剪辑好的5小时延时视频拿给妈妈看,老太太盯着屏幕,看着花苞从紧闭到盛放,再到轻轻合上,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嘴里念叨着:“三年了,可算等着了,比我想的还好看。” 这段视频后来被小李发在了网上,评论区立马热闹起来。 有个网友说:“我家昙花养了四年才开,开的那天全家都没睡,我爸还特意拿了单反拍,照片现在还挂客厅呢!” 还有人跟帖:“我家的昙花已经‘装死’五年了,看完这个视频,我决定再等等!” 可能有人会问:昙花为啥非得半夜开花?白天开不行吗?我特意查了园艺资料,昙花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那边的热带雨林,白天温度太高,太阳一晒水分蒸发快,开花消耗太大;晚上凉快,还能吸引夜间活动的昆虫来授粉,是天生的生存智慧。 而且它开花时间特别短,从完全绽放到收拢,也就3-4小时,所以才叫“昙花一现”。 小李后来跟我说,这件事让她突然想通了之前纠结的事——她去年考职业证书没考过,总觉得自己“不行”,现在看着那株昙花才明白:哪有什么“突然的惊喜”啊?那些你觉得“一下子成了”的事,背后都是看不见的功夫。 就像这昙花,三年没开花,不是没长,是在土里偷偷长根、在叶子里攒力气,等养分够了、时机到了,自然就会绽放。 现在小李家的昙花,被妈妈挪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每次有客人来,老太太都要拿出手机,给人家看那段延时视频,讲开花那天晚上的事,眼里的光藏都藏不住。 其实生活里的美好,不都跟这昙花一样吗?有时候你觉得“等不到了”“没希望了”,可能只是它还在“攒力气”。 只要你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用心,那些你期待的事,说不定就在某个不经意的晚上,悄悄给你惊喜。 你家有没有养过什么“慢热”的植物?或者有没有等了很久才实现的小事?评论区跟我聊聊呗~
江苏一女子准备关灯休息,突然发现妈妈种的昙花有动静,她走近一瞧,发现是昙花要开了
墨香染时光
2025-10-09 10:46:13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