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山东,一名叫魏德友退役军人相亲时,提了一个要求,女孩们纷纷摇头,突然,一名女孩说:“我愿意!”没想到从此之后,魏德友让她跟着自己远离家乡整整58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4年冬天,山东沂水县的相亲角里,一个刚退伍的年轻人总是被姑娘们敬而远之,倒不是魏德友长得不行,而是他每次见面都要先说清楚一件事:自己要去新疆边境,成亲后得跟着一起走。 这话一出口,原本还有些意思的姑娘立马就变了脸色,有人觉得他在开玩笑,有人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更多人是直接起身告辞。 在那个年代,新疆两个字对山东人来说几乎等同于天涯海角,没有飞机,没有高铁,光是坐绿皮火车就得晃荡五天五夜。 更要命的是,去了之后住什么、吃什么、靠什么生活,谁也说不清楚,姑娘们不是怕吃苦,而是这种苦看不到头,像个无底洞。 相亲失败的次数多了,魏德友也有些麻木了,他甚至做好了打光棍的准备,毕竟守边境这事,确实不该拖累别人,直到刘景好坐在他对面,听完那番老话之后,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抬起头说了三个字:我愿意。 魏德友当时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又或者姑娘没听明白,他赶紧补充说明,那边没有楼房,冬天能冻死人,连买块肥皂都得走几十里路。 刘景好只是笑了笑,说自己知道苦,但既然他去了,自己就能陪着,这份笃定不是冲动,而是她从小就佩服当兵的人,觉得魏德友说话时那股不躲不藏的劲儿,比满嘴甜言蜜语靠谱得多。 婚后没几天,两人就背着行李往西走,火车到了尽头换汽车,汽车开不进去了换驴车,最后连驴车都没法走,只能徒步进入萨尔布拉克草原。 刘景好踩着没脚踝的荒草,看着四周一望无际的戈壁,心里的恐慌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她想过退缩,也偷偷哭过,但每次看到魏德友擦拭那把从部队带回来的旧军壶时专注的样子,眼泪就被憋了回去。 他们的新房是个地窝子,半地下的土坑上搭几根木头,盖上草皮就算完工,没有电,靠煤油灯照明,没有自来水,得从渠沟里打碱水,煮出来的面条都是苦涩的。 刘景好第一次在这里过冬时,暴风雪把门都封住了,屋里的温度低到呼出的气能结冰,她裹着两床被子坐在炕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像野兽嚎叫,突然就明白了,丈夫说的三四年,可能是一辈子。 魏德友每天都要去巡边,沿着界碑走一圈,看看有没有牲口越界,有没有异常情况,这条路走下来至少十几公里,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失去知觉,刘景好起初只是在家等他回来,后来干脆跟着一起走,两个人一前一后,在荒原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 1982年,兵团连队撤销,战友们都搬去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有砖房,有电,有学校,魏德友和刘景好却选择留下来,自己买了几头牛几只羊,继续做义务护边员,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们傻,但魏德友只是说,这地方得有人看着,边境的事没有小事。 这一看就是几十年,他们的孩子在草原上出生,又被送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上学,父母在老家病逝时,冰雪还没融化,电报根本送不进来,等他们知道消息,早已过了下葬的日子,刘景好在灶台前烧纸,一边烧一边流泪,却从没说过后悔。 2021年,魏德友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七一勋章,主持人问起老伴的贡献,他用浓重的山东口音说,这勋章有老伴一多半,台下的刘景好坐在观众席,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却带着笑。 他们在草原上走过的路加起来有二十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那些收音机、望远镜、水壶和羊鞭,现在被放在展览馆里,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而他们依然住在草原上,每天早上升起国旗,然后出门巡边,有人问值不值,魏德友不正面回答,只是指着旗杆说,你看它飘得多直。 从1964年到现在,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说我愿意的姑娘,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这片荒原。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每天等丈夫回家的那盏灯,只是每天擦拭界碑时细致的动作,只是一辈子没说过几次我爱你,却用几十年的陪伴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这样的坚守,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动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人民网——永做边境线上的生命界碑
1964年,山东,一名叫魏德友退役军人相亲时,提了一个要求,女孩们纷纷摇头,突然
如梦菲记
2025-10-09 10:46:16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