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然而上面对两岸严峻局面,中国从来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而如今台湾早已没有筹码“谈和平”。 马英九不是第一次提“和平统一”,从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他就把“九二共识”当成了压箱底的宝贝,那时候的他,推两岸直航、签ECFA协议、搞学生互访,甚至在2015年和新加坡,和大陆领导人握手谈“和平发展”。 卸任后,他更成了“两岸和平使者”,四年里四次带台湾青年访大陆,从南京中山陵到敦煌莫高窟,一路走一路说,咱们是一家人,得好好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像块硬骨头,2024年的台湾民调显示,支持统一的仅15%,支持独立的占25%,剩下的60%只想“维持现状”。 马英九的“和平民主”路线,在民进党“台独”牌和美国“以台制华”的夹击下,显得越来越无力,就像他2018年说的“统一得用民主程序”,结果换来的是岛内绿营的嘲讽。 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本是给台湾的“定制套餐”,香港1997年回归,澳门1999年跟进,都算平稳。但台湾人看着香港,心里却打鼓。 2024年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抗议活动少了,民主派人士被抓的新闻却多了,台湾媒体天天播,看,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未来!”民进党更是趁机煽动:“接受‘一国两制’,台湾的自由民主就没了! 可事实真这么简单吗?香港回归28年,经济没垮,法治还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没丢,202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排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台湾人嘴上说“怕被管”,但身体很诚实,2024年两岸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顺差超1500亿美元,多少台湾工厂靠大陆订单活着,多少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赚钱,这经济账,算得清吗? 当“一国两制”在台湾遇冷,“一国一制”的呼声就起来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说得直白,我们愿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话不是吓唬人,是底气。 看看2025年的台海局势:大陆航母编队绕台巡航成常态,歼-20战机随时能飞越台湾上空,火箭军的东风导弹精准覆盖全岛。 台湾呢?150架IDF轻型战机,续航短、载弹少,和大陆的歼-16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军事专家张召忠说得更狠,告诉对方我们不打第一枪,那还要枪干什么? 经济上,台湾更是没筹码,2024年大陆停掉ECFA部分优惠,台湾水果、机械立马卖不动,民进党当局急得跳脚,却只能找美国买二手武器。 美国呢?嘴上说“支持台湾”,实际卖的是过时装备,赚的是保护费,真到关键时刻,美国会为台湾和中国开战,历史早就给了答案,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航母开到台湾附近,结果呢,大陆一发力,他们就怂了。 看看历史,统一从来不是靠嘴皮子,秦始皇统一六国,靠的是连年征战,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联邦政府用武力保住了国家,德国统一,普鲁士军队打赢了普法战争,就连越南,也是打了30年仗才实现南北统一。 和平统一当然好,但得有底线,马英九的“和平民主”路线,问题在于没解决根本矛盾,台湾的主权归属。 大陆要统一,台湾内部很多人不想统一,光靠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能磨多久,民进党当局天天“去中国化”,篡改历史教材,连孙中山都成了“外国人”,这种情况下谈和平,不过是拖延时间的幌子。 作为旁观者,我觉得两岸统一就像一场婚姻,大陆是那个想好好过日子的丈夫,台湾是那个犹豫不决的妻子。 丈夫说,咱们好好过,我保证不欺负你,妻子却说,我要自由,要民主,不然就不嫁,这时候,丈夫是该一直等,还是该亮出底线? 马英九的“和平民主”路线,像是个老好人,想两边都不得罪,但历史告诉我们,统一从来不是靠妥协得来的,大陆的“一国两制”是诚意,但台湾得接得住;“一国一制”是底线,但大陆也不想走到那一步。 最好的路子,或许是“先经济后政治”,就像德国统一前,东德人先到西德打工、购物,慢慢发现“原来统一也没那么可怕”。 两岸多搞经济合作、青年交流,让台湾人亲眼看看大陆的发展,亲身体会“统一”的好处,等民意基础有了,政治谈判自然水到渠成。 但无论如何,底线不能丢,大陆已经明确:“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威胁,是责任,因为统一不仅是两岸的事,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 (信息来源:中华网军事--不要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王毅把话挑明,马英九称或将“武统”)
很多人把台湾地下组织覆灭怪到蔡孝乾叛变上,其实没那么简单。1949年国民党残余
【22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