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外媒瞎扯!9万美国人逛完上海,主动当起中国“免费宣传员”   2025

周律鸣法 2025-10-09 13:03:17

别信外媒瞎扯!9 万美国人逛完上海,主动当起中国 “免费宣传员”   2025 年第一季度,上海接待的美国游客飙到9万多人次,同比涨了 25.5%,占了上海外国游客总数的近 16%,妥妥的远程客源国头名。这波 “美国潮” 不是巧合,全因中国去年 11 月放的 “大招”对 38 个国家开放 30 天免签,比以前多了一倍停留时间,不用填申请表、不用等签证,买张机票就能来。   可别觉得放宽签证是小事,这背后藏着中美之间的 “认知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刚出的调查显示,虽然还有 77% 的美国人对中国印象不好,但觉得中国是 “死敌” 的人从 42% 降到了 33%,这是五年来头一回下降。   为啥有变化?因为以前美国媒体把咱们吹得太邪乎。说中国没移动支付,出门得带现金;说地铁又老又挤,不如纽约地铁 “先进”;甚至编故事说 “半夜出门不安全”。结果中国直接敞开大门:“别听他们瞎扯,自己来看。”   这批美国游客就是这么来的,有人揣着厚厚一沓美元,有人手机装了三个 VPN,结果到上海第一天就傻了眼浦东机场不出站就能转地铁,十国语言的指引屏比纽约机场清楚十倍;坐地铁扫手机就行,路边卖烤红薯的大爷都挂着收款码;凌晨一点逛夜市,5 块钱一串的烤串随便选,摊主还会笑着说 “慢慢吃”。这哪是 “落后”,分明比不少美国城市还方便。   美国媒体编瞎话的本事真不少,但全是 “纸上谈兵”。就说去年,有媒体拍上海老弄堂,故意只拍斑驳的墙,绝口不提旁边就是智能快递柜;还有人去苏州园林,硬是把 “游客太多” 说成 “限制自由”。可这些瞎话,在美国游客的手机镜头下全露了馅。   美国作家 Stansfield Smith 第四次来华,在浦东机场盯着高铁换乘屏直呼 “不可思议”纽约地铁连站台屏幕都经常黑屏,上海居然能无缝转乘,还能实时看客流。   有个美国姑娘拍 vlog 说:“我妈让我带 10 包泡面,说中国没好吃的,结果我每天吃小笼包、生煎包,现在胖了三斤!” 这条视频在 TikTok 上点了百万赞,底下全是共鸣:“波士顿地铁能准点就不错了,上海地铁误差不到 1 分钟”“博物馆里的青铜器,比美国历史都老”。   你看,外媒再能编,也扛不过游客的亲身经历。他们说 “中国封闭”,可上海街头随处能刷国际信用卡;他们说 “科技落后”,可智慧景区扫码就能入园,不用排几小时队;他们说 “物价高”,可一顿饭花 20 美元能吃到撑。这些烟火气的细节,比咱们自己喊一万句 “发展了” 都管用。   这 9 万美国人,不知不觉成了中国的 “民间宣传员”,还比专业团队管用。为啥?因为老百姓信 “身边人的话”,不信媒体的 “官样文章”。   要是真像外媒说的 “民不聊生”,哪敢让外国人随便逛菜市场、坐公交车?现在倒好,美国旅游协会主动找中国文旅部,想把咱们的智慧景区系统引过去,说 “能让美国游客少排队”。连竞争对手都认账,这才是真本事。   以前总说 “讲好中国故事”,现在才明白,最好的故事是 “活出来的”。不用刻意摆拍,不用提前排练,游客自己走进超市看物价,坐地铁感受秩序,跟摊主聊两句家常,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中国。这种 “自己体验” 的宣传,比花几百万拍的宣传片管用十倍。   说到底,9 万美国游客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旅游收入,是 “开放自信” 结的果。面对外媒的瞎编乱造,中国没打 “口水仗”,而是递出了 “邀请函”“你说我不好?自己来看。” 这种底气,比任何豪言壮语都硬气。   现在越来越多美国网友发现:“原来中国和媒体说的不是一回事。” 他们拍的高铁视频、夜市照片,在海外社交媒体刷屏,悄悄戳破了偏见的泡沫。就像雾天走路,光听人说 “前面有坑” 没用,自己走过去才知道路有多平。   中国敞开的大门只会更宽,往后肯定有更多外国人来亲自瞧瞧,验验那些传言的真假。最后想问大家:平时见没见过外国游客拍些新鲜事儿发朋友圈?他们是对咱们的移动支付最吃惊,还是凌晨不打烊的便利店更让他们意外呀?     参考信源:“时间根本不够” 外国游客在中国开启“多城漫游”模式 2025-10-09 08:02·北青网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