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涨价遇“帐篷反击”:游客的省钱智慧,商家的算盘咋打错了? 这下好了 不光本

三事堂 2025-10-09 19:06:24

酒店涨价遇“帐篷反击”:游客的省钱智慧,商家的算盘咋打错了? 这下好了 不光本地人知道了,全国人也都知道了! 涨价的酒店失算了,本想靠着两节期间大赚一笔,结果发现人家都自带帐篷了! 出去玩稍微好点的酒店都要好几百甚至上千,实在是太贵了!跟媳妇商量后决定,她和孩子睡车上,我在外头搭个帐篷,这钱不就省下了吗? 第一次在帐篷过夜,前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控制不住胡思乱想。到了后半夜反而睡得挺香,早上起来花50块左右洗个澡。 不过实话实说,帐篷晚上挺冷,湿气也重。这回啥都没准备,睡袋、被子啥都没带,本来就是临时决定的。说实话还有点怕,当时真该带个防身的家伙!大家还是要慎行! 我这临时起意的“帐篷之旅”,到了第二天早上才算真正见了世面——停车场角落里、景区步道旁,甚至连湖边的空地上,支棱起来的帐篷能凑出一个小营地!有跟我一样一家三口“车+帐篷”组合的,也有小年轻们组队扛着大帐篷、带着折叠桌椅的,更有老手直接把卡式炉架起来,煮面的香气飘得老远,比酒店早餐摊还热闹。 凑过去跟一个大哥唠嗑,他手里正给帐篷地钉加固,一听我是临时决定没带睡袋,乐了:“兄弟你这胆儿大!我去年国庆就栽过跟头,跟你一样想着凑合一晚,结果后半夜冻得蜷成虾,天亮直接感冒,药钱比省的房费还多!”他边说边从背包里掏出个厚睡袋,“今年专门提前半 大姐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旁边几个游客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类似的经历:有的是提前订好酒店,临出发前被商家电话告知“房间装修,要么换个贵三倍的套房,要么退款”;有的是到了地方才发现,酒店所谓的“观景房”根本看不到景,窗户对着墙,想换房?行,加钱!更有甚者,民宿老板直接临时坐地起价,说“现在都是这价,你不住有的是人住”。 也不是没人想过妥协,毕竟带着老人孩子,住帐篷确实不方便。我旁边就有对小夫妻,本来订了景区附近的酒店,到了才发现酒店把原本的三人间改成了四人间,多塞了张折叠床,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找老板理论,老板还理直气壮:“两节期间都这样,嫌挤就别住,退款不可能!”小夫妻气得不行,最后没办法,只能在附近超市买了顶简易帐篷,跟我们挤在停车场,男的懊恼地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计划住帐篷,省得受这气!” 其实仔细想想,游客们扛着帐篷“反击”,哪里是喜欢露营?不过是被离谱的房价逼出来的无奈之举。酒店商家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以为靠着“两节”这波流量,就能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却忘了现在的游客早不是以前那样“出门在外,花钱买省心”的心态了——信息透明了,大家会提前查攻略、比价;消费理性了,知道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更重要的是,谁也不愿被当成“待宰的羔羊”,与其花冤枉钱受气,不如自己动手解决住宿,哪怕累点,至少心里舒坦。 就像我这次,虽然冻了半宿,早上洗热水澡花了50块,但省下的一千多房费,带媳妇孩子吃了顿当地有名的土菜馆,还给孩子买了个他念叨好久的玩具,孩子高兴得蹦蹦跳跳,媳妇也说“这钱花得值”。反观那些涨价的酒店,我白天路过几家,门口挂着“今日有房”的牌子,跟国庆前“一房难求”的热闹劲儿完全不一样——不是没人住,是游客们用脚投票,不想再为虚高的房价买单了。 不过话说回来,帐篷露营虽好,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我后来跟那个带了防风帐篷的大哥取了经,他说露营首先得选对地方,别往偏僻的犄角旮旯钻,最好选景区指定的露营地,有安保也有基本设施;其次装备得备齐,防潮垫、睡袋是刚需,带点常用药和手电筒,晚上也安心;最后别忘保护环境,垃圾打包带走,别让好好的风景被糟蹋了。 毕竟,我们扛着帐篷出门,是为了省钱省心,不是为了找罪受,更不是为了破坏环境。而那些酒店商家们,要是还抱着“节假日涨价天经地义”的想法,恐怕下次再遇到“两节”,面对的就不是游客的“帐篷反击”,而是彻底的无人问津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