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戴笠在北平邀请50多个汉奸吃饭,待众人到齐后,戴笠却突然说:现在你们都被逮捕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深秋的北平城,秋风卷着落叶在胡同里打转,东城北兵马司1号的汪公馆张灯结彩,觥筹交错的声音透过雕花窗棂传到街上。 五十多个衣冠楚楚的男人聚在一起,表面上笑容满面,实际上各怀心事,他们都清楚自己的身份有多尴尬,刚刚投降的日本人留下的权力真空让他们惶恐不安,可眼前这场饭局又像是一根救命稻草。 这些人里头有王克敏,当年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抗战后成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头子,还有齐燮元,拄着拐杖的老军阀,在伪政权里指挥过伪军。 七十多岁的王揖唐本来躲在协和医院数地契,也被人半哄半骗地弄了过来,主人汪时璟脸上挂着殷勤的笑,他经营伪银行发行过假钞,祸害过无数百姓,现在却把自己当成了能穿针引线的中间人。 这场饭局的由头说起来也简单,日本投降后,全国上下都在喊着要清算汉奸,街头巷尾的标语恨不得把这些人千刀万剐,可蒋介石发表讲话时却说要"不论职守,只问行为",这话听着像是留了余地。 这些伪职人员立刻看到了希望,开始四处活动,托人找关系,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戴笠,这个从浙江江山穷山沟里爬出来的特务头子,靠着心狠手辣和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掌握着军统这个庞大的情报机构。 汉奸们争相给他送钱送女人送古玩,就盼着能在档案里添上"军统线人"的名头,戴笠来者不拒,表面上拍着胸脯说"包在兄弟身上",实际上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另一套剧本,他找到汪时璟,许诺可以把他从名单上划掉,条件就是在家里设宴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汪时璟自以为聪明,觉得这是将功折罪的机会,殊不知自己也在那张名单上,请柬发出去,这些人虽然心里打鼓,可看到别人都去,也只能硬着头皮赴约。 宴会那天晚上,满桌山珍海味摆得像模像样,戴笠姗姗来迟,进门后满面春风地举杯致意,说是感谢大家维持地方秩序,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有人开始争着表忠心,说自己当年如何为党国出力。 戴笠笑着应对,跟每个人碰杯,只是走到王克敏面前时脸色沉了一下,这两人早有旧怨,抗战时戴笠派人炸过王克敏的车,虽然没炸死他,却炸死了日本顾问,从此结下梁子。 夜色渐深,就在所有人以为今晚能平安过关时,门外突然涌进一群荷枪实弹的特工,戴笠放下酒杯,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声音冰冷地念起名单。 第一个名字就是王克敏,这个七十岁的老头当场瘫软在椅子上,齐燮元想挣扎,被几个特工按在地上,王揖唐站在原地发抖,手里还捏着刚才藏起来的地契,汪时璟站在角落里,表情复杂,直到有人走过来给他也戴上手铐,他才明白自己也是这出戏里的道具。 这场精心策划的抓捕不只发生在北平,同一时间,上海租界的中秋宴会上抓了一百多人,广州那边用伪造电报把陈璧君骗进了圈套,南京的陈群穿着睡衣就被拖走了。 戴笠用的是"以奸惩奸"的套路,逼着自首的汉奸揭发同伙,整个汉奸网络在互相撕咬中迅速瓦解。 这些人的下场各不相同,王克敏在炮局监狱待了二十天就死了,有说服毒的,也有说被吓死的,齐燮元在南京受审时还嘴硬,被判死刑后写遗书说要变成厉鬼,可枪响之后什么也没发生。 王揖唐因为年纪大改判无期,在狱中熬到1952年才咽气,汪时璟最惨,自以为立了功,结果还是被判无期,直到死都在骂戴笠比他更会演戏。 这场饭局成了战后清算汉奸的典型案例,全国总共抓了四千多人,只是清算这件事从来都不彻底,有钱有势的人总能找到门路,真正被处决的反而是那些没什么背景的小角色。 这大概就是乱世的荒诞之处,正义的天平从来不会完全平衡,可至少那些作恶最深的人,最终还是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人民网——《抗战胜利后军统惩治汉奸始末》
1945年,戴笠在北平邀请50多个汉奸吃饭,待众人到齐后,戴笠却突然说:现在你们
如梦菲记
2025-10-09 19:20: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