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中国还是太厚道了,居然让联合国关于向海地部署 “镇压黑帮部队” 的决议通过。如果这事换成是美国,指定就要否决了。 当地时间 9 月 30 日,联合国安理会以 12 票赞成、3 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 2793 号决议。 该决议决定将原本部署在海地的多国安全支助团,正式转化为 “镇压黑帮部队”。 这支新部队初始任期定为 12 个月,人数上限设定为 5550 人,所有人员费用需由联合国会员国自愿承担。 决议授权参与国在遵守国际法和海地主权的前提下,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执行任务,特殊情况下甚至能采取逮捕、关押等临时措施协助当地警察执法。 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三国在此次表决中投下了弃权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表决后明确表示,中方虽对决议草案存在诸多意见,但考虑到海地严峻的安全局势及国际社会的呼声,最终选择不阻拦决议通过,这已是中方能体现的最大善意。 当前海地的安全危机确实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2025 年以来,黑帮势力的袭击活动愈发猖獗,仅 3 月 27 日前,首都太子港周边市镇的帮派冲突就已造成至少 262 人死亡、66 人受伤。 肯斯科夫和卡雷福两个社区在 1 月下旬至 3 月间接连遭袭,3000 多名居民被迫逃离家园,200 多栋房屋被付之一炬。 面对失控的局势,海地临时政府早已签署命令,宣布全国进入安全和人道主义紧急状态。 4 月 7 日联合国驻海地政治代表团发布的报告还显示,黑帮已实际控制太子港近 80% 的区域,各类暴力事件引发的民众抗议与自卫行动,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但即便局势紧迫,中方对这支 “镇压黑帮部队” 的运作前景仍充满担忧。 傅聪在发言中直指,决议草案在诸多关键问题上模糊不清。 比如部队具体由哪些人员构成、如何精准履行授权、使用武力的边界在哪里、怎样避免无辜平民伤亡等,这些直接关乎海地民众生命安全的细节,都没有明确答案。 更令人遗憾的是,执笔国美国和巴拿马在一个月前突然抛出草案,要求安理会迅速表决。 当时中国和俄罗斯曾建议先将多国安全支助团进行技术性延期,留出更多时间充分讨论分歧、凝聚共识,却遭到了执笔国的拒绝。 这种仓促推动表决的做法,不仅损害了安理会在海地问题上的团结,更让决议显得像一张 “空头支票”。 中方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 两年前,个别国家曾承诺为多国安全支助团持续捐资,确保行动成功。 如今该国不仅背弃承诺,拒绝继续承担捐资义务,还在拖欠巨额联合国维和摊款的情况下,要求其他会员国为新部队 “责任共担”。 更矛盾的是,联合国报告早已指出,海地黑帮手中的武器弹药大量来源于美国,安理会此前针对黑帮的武器禁运决议早已沦为一纸空文。 一面放任武器流入黑帮之手,一面推动派遣武装部队入海地作战,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很可能让海地陷入更大的动荡。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的表态也印证了这种担忧,他表示应海地和地区国家请求未投否决票,但安理会正被推入高度危险的境地。 事实上,中国在海地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清晰且连贯。 早在 2022 年,中方就曾倡议并推动安理会通过决议,对海地黑帮实施资产冻结、旅行禁令和武器禁运等制裁措施。 2024 年底,耿爽大使在安理会公开会上就强调,维和行动必须 “有和可维”,需服务于明确的政治进程,而当前海地的政治与安全状况并不满足这一前提。 此次投弃权票,正是这种一贯立场的延续 —— 既理解国际社会对海地局势的关切,又不愿忽视决议中存在的致命漏洞。 中方并非所谓的 “厚道”,而是始终以海地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 傅聪已明确表示,希望安理会对新部队的行动密切关注、严格监督,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措施。 毕竟从历史和现实经验来看,任何外部力量的帮扶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海地最终需要依靠自身找到独立自强的发展道路。 目前,联合国已着手成立海地支助办事处,为新部队提供后勤支持。 但海地过渡政府尚未完成权力交接,帮派势力仍控制着大部分核心区域,国际社会对部队部署的具体时间表仍无明确信息。 中国的弃权票,本质上是对 “草率决策可能加剧危机” 的警示,更是对安理会应有的审慎与责任的坚守。 信源: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多国安全支助团转化为镇压海地黑帮部队——新华网
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