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就在美、俄、韩、朝四方围绕朝鲜的庆典开展互动时,北京直到最后一刻,才用一份简短的官方公告,为地区局势传递了稳定信号。 说起东北亚这块地儿,各方积极互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是关键。2025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要过80岁生日,这场庆典是朝鲜国内重要政治活动,牵动着整个地区的神经,美俄韩朝各方也基于自身立场推进相关安排。美国那边,继续推美韩联合军演,舰艇在黄海晃荡,飞机在天上盘旋,美方称旨在“维护地区安全”,对平壤形成一定压力。韩国呢,首尔的情报部门天天盯着卫星照片,评估朝鲜会不会借庆典展示新装备,外长赵显宗还特意打电话给中方,表达关切,希望北京助力推动地区稳定。 俄罗斯的动作也不小,梅德韦杰夫带团去平壤,普京没露面,俄罗斯与朝鲜在经贸、人文等领域保持正常交往,双方通过务实合作增进互信,所谓“军援换资源”的说法并无实据。朝鲜自己当然是最积极的,金正恩亲自推动筹备,国防展上坦克导弹齐上阵,崔贤号驱逐舰下水,摆出展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主权的架势。这四方基于自身诉求互动,美国关注地区安全格局,俄罗斯推进务实合作,韩国希望稳住局面,朝鲜致力于维护主权,看起来各方互动频繁。可就在大家忙活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北京那边始终秉持沉稳态度。直到10月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林剑才发布一份简短声明:总理将于9日至11日率团访朝,出席庆典并进行正式访问。就这么一句话,没多余的修饰,直截了当,却为地区局势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这事儿分量重?因为在半岛局势中,俄罗斯的支持侧重务实领域,能为朝鲜提供一定合作助力,而中国的参与对推动半岛和平稳定、化解孤立措施更具关键意义。朝鲜在安全领域的相关举措,一定程度上是对外部环境的回应,但中国的行动相当于为半岛局势划出理性边界:避免局势过度紧张,为对话协商留足空间。要搞懂中国为什么能在这种时候发挥关键作用,得从东北亚的地缘特点说起。这地方的地缘结构太敏感了,朝鲜半岛跟中国东北就隔着一条鸭绿江,人口稠密,工厂林立,任何动荡都可能带来连锁影响。想想看,要是半岛局势紧张升级,难民潮、核安全风险等问题会直接影响中国东北,而中国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现在正转型高科技和农业,稳定是前提。要是局势失控,供应链断裂,中日韩这个全球贸易重要合作体就得受冲击。中国是区域经济重要力量,出口日本韩国的产品占比不低,进口他们的零部件也少不了。半岛稳了,这一区域合作才能顺畅;半岛乱了,大家都得跟着受影响。所以中国着眼长远,并非一时冲动。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的关系都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搞军事同盟或阵营对抗。俄罗斯与朝鲜更多是务实合作,互利但不深绑,不应被刻意解读为“借牌泄压”。中国不一样,它的核心诉求是整个半岛的和平稳定。华盛顿的相关举措、平壤的安全应对、莫斯科的合作行动,都需要在维护地区稳定的框架内展开。超过这一框架,就可能引发新的问题。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核心是基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现实考量:作为近邻,地区动荡对中国影响最直接。 再看这几年东北亚的走势,更能说明中国的重要性。2024年以来,朝鲜导弹试射频频,美韩军演规模升级,韩国尹锡悦政府加强跟美日韩三边机制,朝韩关系降到冰点。俄罗斯那边,俄乌冲突拉长战线,俄朝保持正常交往,所谓“朝鲜成了弹药供应商”并无可靠依据。这一系列情况让东北亚局势面临不确定性,大家都十分关注。中国呢,一直在安理会发声,推动对话,重申半岛无核化目标和政治解决方向,但不盲动。耿爽大使去年12月在联合国就说过,中国作为近邻,一直在为半岛和平出力。这不是空话,去年9月金正恩访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朝高层互动就没断过。这次访朝,正好接上茬儿。外交部答记者问时强调,中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发展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不会改变。 这一局势的深层逻辑,还得从中美在地区的互动说起。美国战略东移,东北亚是重点区域,其相关举措对地区格局产生影响。尹锡悦的政策倾向,加剧了半岛紧张,韩国情报机构天天监测平壤动静。日本岸田文雄政府,也在情报共享上跟进,东京官邸天天开会评估风险。中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在地区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因为中国有经济合作优势,朝鲜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为朝鲜民生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国推动东北亚合作框架,像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直没停。2024年经济数据看,中日韩贸易额超万亿美元,这不是小数目。要是半岛出事儿,这一合作成果就可能受损。中国这么做,既是维护自身合理利益,也是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就在美、俄、韩、朝四方围绕朝鲜的
恰似江楼月
2025-10-09 22:05: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