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曾言: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岛屿,因为它所涉及的,是我国与菲方之间的国土之争。但菲方敢直接与我国对着干,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底气,那就是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的第一大国,美国的霸道与强势自然不用多说。 台湾前“立委”郭正亮的一句话就像一枚深水炸弹:“黄岩岛是美国的底线,中国若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 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一种极具分量的判断——因为涉及黄岩岛,就不是简单的岛礁之争,而是一场无法退让的战略较量。 要理解黄岩岛为何成了“火药桶”,得先看它的位置。 它就像一个“海上十字路口”,卡在菲律宾西侧、直对南海主航道,谁控制它,谁就等于握住了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喉咙。 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航运量会经过这片海域,商船、油轮、甚至军舰都得从这儿绕过去。 你说,美国能不紧张吗? 更关键的是,如果中国在黄岩岛填海建岛,就能和海南岛、南沙美济岛组成“海上铁三角”,军事防御一体化,那可不是普通的礁石了,那是“不沉的航母”。 军事专家早就指出,在这里建基地,能容纳数万人,部署防空、反舰系统都不在话下,可以理解为,一旦建成,整个西太平洋的局势都会被刷新。 当然,这里不只是战略地理位置重要,经济价值也不容小觑。 黄岩岛附近鱼类资源丰富,尤其是金枪鱼等高价值渔业资源早被各方盯上,更别说海底的油气和矿产储量,谁都想分一杯羹。 至于中国主权的依据,早在元朝,郭守敬就来测海,中国渔民几百年来就在这片海域打渔,这些都是写在档案里的老黄历。 而菲律宾的主张,主要靠地理靠近原则,争议性大,也难在国际法上站稳脚跟。 黄岩岛的争端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菲律宾就开始对它“动手动脚”,1997年甚至派军警登岛,拆掉中国的标志物。 2013年,菲律宾在美国默许下搞了个“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偏向菲方,但问题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拒绝参与、也不承认这个所谓的仲裁结果。 最近几年,局势更紧了。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上台后,明显“全面靠向美国”。 2023年,他批准美军使用9个军事基地,其中4个位于关键的海岸线,摆明了就是针对黄岩岛等敏感海域。 美国也没闲着,2023年的“肩并肩”军演中,美菲军队就在黄岩岛附近用海马斯火箭炮击沉靶船,这种“演练”几乎就是在模拟实战。 再加上频繁的“航行自由”行动,美军驱逐舰三天两头闯进黄岩岛附近海域,被中国海警驱离早已成了新闻常态。 更直白的是,美国不少军方高层干脆“摊牌”了。 太平洋舰队司令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公开表示,美军支持菲律宾“捍卫主权”,这话说得已经不是模糊表态,而是明确站队。 美军说这些话,不是说着玩,他们真的有准备。 从关岛到横须贺,美军在西太平洋部署了航母战斗群、两栖攻击舰、B-52轰炸机、核潜艇,还有F-35隐形战机,几乎是全球最强阵容。 2016年,黄岩岛争议升级时,美军甚至出动了“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双航母战斗群,直接开进南海,意图明显。 而郭正亮所说的“炸毁黄岩岛”,并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5年,美军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就说过,如果中国在南海岛礁填海扩建,美军不排除采取强力应对。 后来,美军高层麦肯齐也提到了“二战夺岛经验”,并称“已为夺岛做好准备”。 美国如果真把黄岩岛当成“底线”,那就不是简单喊两句口号的问题,而是背后有一整套操作预案和军事部署在撑腰。 黄岩岛的问题,其实远不止一块岛礁那么简单,它是中美大国竞争的一个缩影,是“第一岛链”防线的突破口。 对中国来说,这片海域是通往大洋的战略通道,是巩固国家安全的命门,而对美国来说,一旦让中国在这里站稳脚跟,那就是对其“印太战略”的直接挑战。 郭正亮点出黄岩岛是“底线”,其实说出了一个关键逻辑:中美之间,真正较量的地方,不在远方,而就在眼前。 黄岩岛就是那个“现实战场”,而菲律宾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更微妙了。 一方面,它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跳板,是“前线哨兵”;另一方面,它也是把自己和美国绑在一条战车上的“代理人”。 看上去是借力打力,但实际上也承担了巨大风险,一旦局势失控,菲律宾很可能首当其冲。 相比之下,中国的应对显得更为稳健。 2024年,中国公布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强化主权宣示,同时,通过海警巡航、外交斡旋、以及军事备战等多手段,维护地区稳定。 这种“有理有力有节”的方式,既是对主权的坚定守护,也是在避免事态无限升级。 郭正亮的这番话,把黄岩岛的博弈摆到了台面上,也让人们看清了这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地缘对抗。 它不仅是中菲之间的岛礁争端,更是中美之间的大国角力。谁都知道,一旦在这里失手,就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未来的黄岩岛会怎样?目前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郭正亮曾言: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
老阿七说史
2025-10-09 22:24: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