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一架敌机向我国内陆飞来,当我国刚要发射防空导弹时,却发现这架敌机开始晃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09 23:19:10

1981年一架敌机向我国内陆飞来,当我国刚要发射防空导弹时,却发现这架敌机开始晃动自己的机翼,原来,这架敌机是来向解放军投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黄植诚的家族背景不一般,他出生在一个空军世家,父亲是国民党空军的军官,二哥和姐夫也都在空军服役,从小,黄植诚就在空军基地附近长大,耳边总是回响着飞机的轰鸣声,天空似乎注定成了他的一部分,1973年,黄植诚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军官学校毕业,凭借出色的飞行能力,很快就积累了超过2100小时的飞行经验,成为少校飞行考核官,事业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尽管黄植诚拥有令人羡慕的飞行职业和光明的未来,内心深处,他总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思念,那就是大陆,尤其是自己的故乡——广西横县,母亲常常给他讲述家乡的景色和亲戚的故事,那些记忆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黄植诚虽然生活在台湾,但他的血脉与文化深深地与中国大陆相连,这份对家乡的情感,以及他对两岸统一的憧憬,悄悄地在他心中埋下了一个决心。   1979年,大陆提出和平统一的主张,台湾的政治气氛开始发生变化,许多人对此感到震惊,而黄植诚则从中看到了希望,他不仅觉得台湾与大陆的分离不应该是永恒的,更觉得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心中不满台湾当时的腐败与政治斗争,黄植诚最终决定,自己要做出改变。   他开始悄悄地研究飞行路线,计算航程与燃料消耗,准备着自己未来的归属,他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的决定,这一切都必须保密,他知道,这一飞不归的选择将会改变他的命运,也许还能影响两岸关系的走向。   1981年8月8日,黄植诚再次驾驶着F-5F战机起飞,这次并没有告诉许秋麟飞行员训练的真相,当战机升空后,他让许秋麟戴上暗舱罩,模拟盲飞训练,一切看似平常,但黄植诚心里清楚,自己已经在执行一项关乎未来的任务,飞行到一定高度后,他突然关闭了无线电,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他把战机的方向调转,开始飞向大陆。   为了躲避雷达,黄植诚把战机的飞行高度压得极低,仅有20米,几乎是在海面上贴着飞行,许秋麟并没有察觉到异常,直到飞机飞越海峡中线,看到远处大陆的海岸线时,他才意识到不对劲,立刻请求返航,黄植诚心平气和地告诉他,自己要飞往大陆,并询问许秋麟是否愿意与他一起去,许秋麟因为家人都在台湾,最终决定跳伞返回,黄植诚也没有强迫他。   在确保许秋麟安全跳伞之后,黄植诚继续驾驶战机飞向福州,燃料已经所剩无几,时间紧迫,终于,他抵达福州的上空时,地面防空部队已经注意到这架不明身份的飞机,警报响起,导弹阵地准备就绪,然而,在此关键时刻,黄植诚做出了一个极为果敢的举动,他开始左右摆动机翼,并频繁闪烁信号灯,这是国际航空界常见的投诚信号,意味着他没有敌意,愿意投降。   防空指挥员凭经验识别了这个信号,迅速下令解除警报,几分钟后,战机平稳着陆在福州的义序机场,黄植诚从驾驶舱中走出来,举手示意自己没有敌意,表示友好,当时,战机的价值不菲,作为台湾空军的主力战机,它的技术资料对大陆空军来说,极具价值。   黄植诚的到来,迅速引起了大陆方面的关注与热情,几天后,黄植诚在福州受到了正式表彰,杨成武司令员亲自颁发了65万元奖金,对黄植诚来说,这笔钱不仅是对他勇气的肯定,更象征着他做出的巨大牺牲,很快,黄植诚便加入了解放军空军,继续发挥自己的飞行专长。   他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凭借丰富的飞行经验和技术,黄植诚在大陆空军中迅速晋升,很快,他便被任命为空军某航校副校长,改进了多项训练方法,培养了大量的飞行员,1986年,黄植诚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逐步在军中获得更高职务,他的努力与表现受到了高度评价,最终在1995年晋升为空军少将。   与事业的成功相伴,黄植诚也没有忘记家人,退休后,他带着母亲回到了广西老家,实现了母亲半个世纪的思乡梦,这段经历,对黄植诚来说,不仅是对自己理想的实现,也是对家庭的深厚情感的回应。   黄植诚的选择,无疑让台湾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台湾当局立即加强了对飞行员的思想管控,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飞行监管措施,与此同时,黄植诚的飞行让大陆首次获得了台湾空军主力战机的完整技术资料,为两岸军事交流奠定了基础。   信息来源:《文汇网:新中国成立后那些驾机起义的台湾空军》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