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靠谱啦!国庆假期期间,一女子想去川西玩徒步,却嫌只有自己太孤单,就在网上找了个“搭子”,不料,10月2日,当两人在海拔4千多米的山上攀爬时,女子意外陷入昏迷,而她的同伴看到后,竟抛下她独自跑了! 国庆节假期,李女士(化名)计划去川西徒步,在网上看到那里的雪山草甸风景绝美,是很多户外爱好者的天堂,但考虑到独自前往风险太大,她在某社交平台发帖征集同行者,很快就有人响应,双方简单聊了几句,确认了路线和时间就出发了。 刚开始的行程还算顺利,两人从低海拔地区慢慢往上走,沿途欣赏着高原独特的风光,可当海拔超过4000米后情况急转直下,李女士开始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这是典型的高原反应,她本想咬牙坚持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10月2日当天气温骤降山风呼啸,李女士的体温快速流失,高原反应加上失温,双重打击下她的意识开始模糊,就在一个转弯处,她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瘫软在地,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按理说同伴应该立即施救或呼叫救援,可这位搭子的反应让人大跌眼镜他看了看倒地的李女士转身就跑了,没有呼救没有留守,甚至连基本的保暖措施都没做,就这样把一个生命抛弃在了荒山野岭。 要知道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环境极其恶劣,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60%左右,气温可能在短时间内降到零度以下,一个失去意识的人躺在那里,体温会迅速流失,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幸运的是大约半小时后,一支经验丰富的徒步队伍恰好经过这里,领队张先生(化名)远远看到路边好像躺着个人,立即带队赶过去查看,发现是个年轻女子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身体冰凉呼吸若有若无。 快,拿睡袋和冲锋衣过来,张先生当机立断开始指挥救援,队友们训练有素,立即行动起来,有人用睡袋把女子裹起来保温,有人掏出保温杯给她喂温水,还有人不停搓她的手脚促进血液循环。 另一位队员小李爬到附近一个小山包上,那里信号稍好一些,终于拨通了救援电话,他详细报告了位置和伤者情况,救援队表示会尽快赶到。 在大家的努力下女子渐渐有了反应,开始发出微弱的呻吟声,张先生一边继续急救,一边安慰她:姑娘坚持住,救援队马上就到您会没事的。 等待救援的时间格外漫长,山上气温还在下降,大家轮流用自己的身体给女子挡风,终于救援队的身影出现在山路尽头,专业救援人员迅速接手给女子吸氧、测量生命体征,确认情况稳定后救援人员背着女子下山。 下山的路崎岖难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终于把女子送到山下的救护车上。 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女子患有严重高原反应,同时伴有中度失温和脱水症状,医生说如果再晚送来一两个小时,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经过输液、吸氧等治疗,第二天她就恢复了意识,一周后能顺利出院。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人谴责那个搭子见死不救,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也有人反思网络约伴的风险,毕竟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关键时刻真的靠不住。 其实近年来通过网络找搭子出游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年轻人工作忙朋友圈子小,想出去玩又找不到合适的同伴,网络约伴似乎成了不错的选择,但这次事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户外活动本身就存在风险,尤其是高海拔徒步这种极限运动,选择同伴时不能只看对方是否有时间,更要了解其户外经验、应急能力和人品,最好能提前见面多交流几次,对彼此有基本的了解和信任。 同时参加户外活动前要做足准备,了解目的地的气候、海拔、路况等信息,准备好相应的装备和药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知道高原反应的症状和应对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醒认识,量力而行。 希望这个教训能让更多人明白,户外运动不是儿戏,选择同伴要慎之又慎,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太不靠谱啦!国庆假期期间,一女子想去川西玩徒步,却嫌只有自己太孤单,就在网上找了
史太郎呀
2025-10-10 00:00:57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