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飙破历史新高,“恐慌式入金”席卷全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正经历一轮最大幅度的上涨行情,而“镀金版错失恐惧症”(gold-plated Fomo)正是这轮涨势的推手——投资者既担心错过收益,又忧虑通胀影响,纷纷将这种贵金属纳入投资组合。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已飙升逾50%。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战引发避险资产抢购潮、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后,金价于周一触及每金衡盎司3940美元的历史高点。即便今年夏季因关税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有所缓解,金价涨势仍在加速:仅9月单月涨幅就接近12%,创下2011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资产管理机构表示,多年来各国央行储备管理部门持续大量增持黄金,如今更多类型的投资者也纷纷跟风入市,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关键催化剂。“这就是‘镀金版错失恐惧症’,”
Pictet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卢卡·保利尼(Luca Paolini)表示。他指的是那种“害怕错过机会”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被认为正是推动科技巨头股票以及其他市场(如信贷市场)大幅上涨的原因之一。“黄金的市场影响力已经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你无法忽视它。当涨到某个水平时,投资者不配置黄金都变得不可能。”“当前市场有些狂热,”大宗商品交易及贵金属精炼企业MKS Pamp的分析师尼基·希尔斯(Nicky Shiels)指出。她补充称,“具有转折意义的推动因素”是资金持续流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这种低成本、广受欢迎的投资工具,无论是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在使用。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过去四周内,黄金ETF的净流入资金激增至136亿美元。这意味着2025年截至目前,该类基金的累计净流入已超过600亿美元,创下历年新高。目前黄金ETF持有的黄金总量已突破3800吨,接近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风险资产遭抛售时的峰值水平。分析师表示,此次金价上涨(1979年石油危机以来最大涨幅)的背后,是投资者行为出现了转变的初步迹象:从个人投资者到养老金基金,正开始像配置股票和债券那样,将贵金属纳入长期资产配置。摩根士丹利建议摒弃传统的“60/40”资产配置模式(即60%配置股票、40%配置债券),转而采用“60%、20%、20%”的分配比例——其中黄金的配置权重与固定收益类资产持平。
美国银行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这种配置转变可能意味着数万亿美元资金涌入黄金市场,同时标志着基金经理对黄金的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2%大幅提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第一次,”美国银行金属研究主管迈克尔·威德默(Michael Widmer)表示,“有相当多客户前来咨询,希望探讨如何长期持有黄金。”瑞士私人银行Syz集团交易主管瓦莱丽·诺埃尔(Valérie Noël)表示,部分客户热衷于“做空美元同时买入黄金”的交易策略。“投资者希望做空美元,但又不确定该买入哪种货币——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将他们推向了黄金,”MKS Pamp的希尔斯说道。
与债券不同,黄金不产生收益,长期以来一直不被部分主流投资者看好,他们认为黄金的价值难以评估且走势难以预测。沃伦·巴菲特曾将这种黄色金属形容为“既无多大用处,也无法产生收益”。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当时投资者曾大量涌入黄金市场。但事实证明,对恶性通胀的担忧是多余的——直到2020年夏季,金价才突破2011年创下的高点。
然而,由于当前富裕国家主权债务发行量创下纪录引发担忧,债券市场波动加剧,使得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组合平衡工具的吸引力下降,黄金的魅力则再度提升。“债券市场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路博迈(Neuberger Berman)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多资产首席投资官玛雅·班达里表示,“作为股票多头头寸的分散配置工具,黄金看起来比债券更具吸引力。”
另一大推动因素是,部分领域担忧政策制定者为应对创纪录的主权债务水平,可能会容忍通胀率超过目标水平——这实际上会导致资产贬值。尤其是在特朗普施压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的背景下,这种担忧更为突出。不过,据“洞察投资”(Insight Investment)外汇解决方案主管弗朗西斯卡·福尔纳萨里指出,债券市场尚未反映出“通胀失控”的预期。相反,投资者正将黄金用作一种“尾部风险对冲工具”。她补充道:“我们的观点是,不希望‘美联储失去独立性’成为基本假设,但我们仍希望对此有所准备。”(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