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出口管制2025年10月,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锂电池及相

墨者善受本人 2025-10-10 10:12:52

锂电池出口管制2025 年 10 月,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锂电池及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政策落地正值全球锂电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关键期。从管制清单来看,涵盖了重量能量密度≥300Wh/kg 的锂离子电池、压实密度≥2.5g/cm³ 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高端产品,以及卷绕机、连续石墨化炉等核心生产设备,这些物项的技术参数门槛清晰指向了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域。当前国际市场上,高性能锂电池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更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特种通信设备等军民两用场景,部分国家近期在引进我国锂电技术时附加的技术共享条款,让高端技术外流的风险逐渐显现,而管制措施正是通过规范出口流程,为国内企业筑起技术保护屏障,避免核心工艺通过贸易渠道被不当获取。

我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全球产能占比就超 90%,但 2025 年以来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锂价持续走低,碳酸锂价格中枢较 2024 年明显下移,机构预测运行区间可能下探至 5 万 - 9 万元 / 吨,部分高成本产能已出现减产,行业正进入产能出清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管制政策对普通储能用电池的豁免显得尤为关键,99% 以上的电网级、户用储能电池未被纳入限制,既避免了对主流贸易造成冲击,又能引导企业将资源集中投向高端技术研发,像银贮科技的高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安达科技的第四代高压密产品等创新成果,有望在政策保护下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从国际贸易环境来看,美国对华锂电池关税虽从峰值下调,但车用产品仍维持 58.4% 的高位,非车用也达 41%,地缘政治因素对产业链的扰动并未消除。此次管制并非封闭市场,而是通过明确的许可制度实现精准调控,出口企业只需在报关时准确填报物项参数即可正常通关,这种做法既符合《出口管制法》的要求,也与国际通行的战略物项管理逻辑接轨。值得注意的是,清单中特别将用于生产管制物项的技术纳入监管,包括连续石墨化工艺、液相包覆技术等,这些正是我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壁垒,防止技术外流实际上也是在维护产业长期竞争力,避免陷入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技术失守” 的被动局面。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我国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管制政策的出台更多是基于国家安全与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划定清晰的监管边界,既能防范敏感物项的扩散风险,又能为合规企业营造稳定的贸易环境,这一平衡木的拿捏,正体现了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战略智慧。

0 阅读:2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