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0岁的女孩和三名网友相约徒步党岭,结果在海拔4700米的垭口突发严重高反,

在心里种鲜花 2025-10-10 12:07:16

一个20岁的女孩和三名网友相约徒步党岭,结果在海拔4700米的垭口突发严重高反,出现了失温、意识模糊的症状。同行的人把她交给路过的16岁少年和医生后,就独自下山离开了。女孩被紧急送医,被诊断出高原性脑水肿、肺水肿,至今还在ICU昏迷着,医生甚至表示她“可能成为植物人”。女孩母亲含泪感谢救援者时,提到同行者“说尽力了,但没报警就走了”,这话一出来,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争议。 这件事最让人痛心的,是信任的彻底崩塌。年轻人总觉得“结伴同行”就是安全的保障,可当生命在4700米的高原上悬于一线时,同行的“搭子”一句“手机没信号”就转身离去,这种落差比高反本身更让人难以接受。女孩是刚毕业的卫校学生,按理说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却因为“想挑战自己”选择了和陌生网友组队——她或许从未料到,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脆弱会远超自己的想象。 有人会说“不能道德绑架同行者”,从法律层面讲,他们确实没有必须救人的义务。但换个角度想,当你在高原上喘不过气、生命垂危时,同伴的第一反应是“赶紧下山保自己”,还是“陪你一起等救援”?这早已超出了法律的范畴,关乎的是做人的基本良知。那个16岁的少年背着女孩走了几公里,上海的医生在高原缺氧中轮流背人,这些陌生人的善意,恰恰揭露了“搭子文化”背后的虚伪——社交软件上的一句“一起出发”,在生死关头根本不堪一击。 现在女孩还在和死神抗争,母亲说“先救人,再考虑追责”。但这件事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去高原不是一场轻松的打卡游戏,组队也不是简单的拼单购物。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在群里热情喊“超好玩”的网友,在遇到危险时会不会把你扔在4700米的高原上。下次出发前,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倒下的是我,身边的人会怎么做?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如果你是那个女孩的同伴,面对这种情况,你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吧。 (案例来源:新浪微博)

2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