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要是当年硬刚日本,能躲过抗战吗?当年东北军有三十万条枪!飞机两百六十架!张学良若在九一八拼死抵抗,能挡住日本人吗?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算得上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军队。陆军有36个步兵旅、10个炮兵团,装备都是伯格曼冲锋枪、马克沁重机枪、38式150毫米榴弹炮这些先进玩意儿,甚至还有36辆“雷诺”FT - 17型坦克。 空军那边,260多架飞机里还有能带4枚100千克炸弹的中型轰炸机,飞600公里都没问题。沈阳兵工厂一个月的产量,都能武装一个营了,子弹、火炮啥都能自己造。 再看看日本那边,关东军在东北的正规军就1.5万人,加上帮忙的部队也就2.7万人。虽说日本兵装备也挺好,但东北军在人数和火力上那可是占了大便宜。 就说火炮吧,日军第2师团的主力火炮是75毫米野战炮,东北军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就光看纸面上的数据,东北军好像有“以多打少”的本事。 不过呢,打仗可不是光看数字。东北军看着厉害,其实有三大要命的短板: 1.战略上没人帮:南京国民政府那时候就想着“先安内再攘外”,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好几次发电报让张学良“别起冲突”。 要是东北军自己打,那中央政府在补给和外交上肯定不会帮忙。 2.补给跟不上:日军占了沈阳之后,马上就控制了沈阳兵工厂和铁路枢纽。东北军要是长时间打仗,子弹、汽油啥的都得靠进口,可日本海军能把渤海湾封锁了,补给线就断了。 3.内部有矛盾:张学良接手东北军的时候才30岁,军里派系老多了。有些将领跟日本关系不清不楚的,事变之后还有人偷偷投敌。 就像黑龙江省洮南镇守使张海鹏,直接就投敌了,还带着部队去打齐齐哈尔。 要是张学良下令抵抗,战局可能有两种极端情况: 第一,短期能赢:东北军靠着坚固的工事和厉害的火力,说不定能把日军第一次进攻给打回去。就像长春的守军,自己就反击了,打了一天多才因为没人帮忙撤走了。要是集中兵力反击,说不定能把关东军打得够呛。 第二,长期肯定输: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早就把侵略中国当成国策了。 就算东北军一开始赢了,日本也会派更多兵来,说不定还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北军要是没人接着支援,最后肯定得弹尽粮绝。 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淞沪会战的事儿能参考参考:1937年的时候,蒋介石把全国的力量都整合起来了,70万大军、600多架飞机都上了,还是没挡住日军。就东北那一个地方的力量,肯定也难改变大局。 要是张学良当年跟日本死磕,说不定没法彻底改变战局,但是这一选择本身,可比输赢重要多了。 抵抗能把“日军不可战胜”这个神话给打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社会里全是害怕和妥协的情绪,要是东北军能奋起反击,哪怕就只是让日军进攻慢点,也能给全国抗战准备争取点时间,说不定还能把老百姓抗日的热情给激发起来。 而且抵抗是军人的本分。张学良晚年自己也承认,不抵抗是“判断错了”,他本来想着“别刺激日本”,没想到人家野心那么大。 要是他选择血战到底,就算牺牲了,至少也能像个军人一样守护尊严,也不用背“不抵抗将军”这个骂名了。 历史证明,妥协换不来和平。从《马关条约》到《二十一条》,中国越退让,人家就越贪心。九一八的屈辱提醒我们:面对强敌,就得团结起来抵抗,才能保住国家和民族。 现在每年9月18号,九一八的警报声还会响起来。它告诉我们:装备和兵力虽然重要,但是比这些更关键的,是永远不低头的意志。 要是时光能倒流,希望东北军的枪炮声,能成为中华民族醒过来的第一声春雷。
张学良要是当年硬刚日本,能躲过抗战吗?当年东北军有三十万条枪!飞机两百六十架!张
掘密探索
2025-10-10 13:45:27
0
阅读: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