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想昏招:往返美国的中国航班,禁飞俄领空 美国交通部这几天突然放出一个“狠招”,说要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中飞越俄罗斯领空,理由是为了让中美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公平”。 这事儿一出,马上就引发了不少关注。先不说这操作听起来有多突然,背后藏着的那些层层博弈、政策倾斜,还有国际航空格局的微妙变化,其实才更值得我们花点时间仔细看看。 先简单说下背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其中包括禁止本国的航司飞越俄罗斯领空。 于是,美国的航班一旦要飞往亚洲,尤其是中国,航线就变得特别绕,不光飞行时间延长,燃油成本也蹭蹭上涨。 反观中国航司,因为和俄罗斯之间没有空域限制,照常走最短路径,这样一来中美之间的航线竞争确实就有了点“不对等”。 美国这次所谓的新规,说白了,就是不让中国航司“占便宜”,想强行拉回一个“公平起跑线”。但问题来了,这个所谓的“公平”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 毕竟中国航司又没有违反什么国际航空规定,只是正常使用公开空域,怎么就成了“竞争优势”?如果按照美方的逻辑,谁航线短、成本低,谁就“不公平”。 那是不是所有国家航司都得按照美国的标准来飞才行?这听着就挺不现实。再说了,国际航空业一直讲究的就是市场规律和效率优先,航线规划、成本控制本来就是企业能力的一部分。 现在突然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真的有点“输了就改规则”的意思。当然,美国交通部的这个提议目前还只是“拟议命令”,要正式执行还得经过相关流程。 但就算暂时没实施,它传递出来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美国正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压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空间。 这不仅限于航空,放眼整个国际贸易和科技合作领域,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到干预供应链布局,美国显然希望在一些关键领域保持优势地位。 而不是完全依赖市场自然调节。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更多的是一种外部挑战,也是一种倒逼自身产业升级的动力。 中国航空公司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有竞争力,航线网络拓展、服务质量提升、飞机采购和管理都在逐步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这种政策干预,反而更能激发企业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和运营效率。从长远看,靠政策屏障维持优势是一种短视行为,真正的竞争力还是要靠技术、管理和服务说话。 再看看现实影响,美国如果真的动手限制中国航司绕飞俄罗斯,那中美之间的航班数量可能会受到进一步影响。 疫情三年以来,中美航线一直处于“恢复缓慢”的状态,航班数量远远低于疫情前水平。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商务交流也因此受到限制。 如果现在再人为制造航空障碍,不仅损害了两国消费者的利益,也会影响到本就脆弱的中美互信基础。而且别忘了,中国航司如果真的被迫绕开俄罗斯空域。 成本上升是必然的,但长期来看,企业也会调整航线和运营策略,反而可能加快技术改造和国际合作步伐。总之,美方这次所谓的“公平竞争”提议,说到底就是一场有政治背景的航空政策试探。 不仅涉及航空安全和商业利益,还牵动着中美关系的微妙神经。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越是这种敏感时期,越需要的是开放合作,而不是人为制造壁垒。 空中的路应该是越走越宽,而不是越封越窄。这一点,恐怕才是我们所有人都该认真思考的地方。 参考资料:特朗普政府当天威胁要禁止中国航司在执飞往返美国的航班时飞越俄罗斯领空 2025-10-10 14:27·观察者网
刚刚发生美国运输部突然宣布了!10月10日,美国运输部宣称:要禁止中国航企飞
【345评论】【2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