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摇了摇头,说:“同志,你级别太低,不用知道太多,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902!” 穿着国军少校军装的男子被解放军哨兵拦下时,竟然一点都不慌张。年轻的连长准备审问,他却摆摆手说出了一串神秘数字。这个代号让消息层层上报,直到惊动了李克农。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赵炜,1919年出生在河北文安县,毕业于黄埔军校十六期。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进入东北接收地盘,被分配到沈阳驻防。在那里,他偶然与黄埔同窗重逢,通过这位老同学接触到了地下党组织。经过几个月的考察,赵炜在1946年秋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组织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国民党军中,代号902,由李克农领导的情报系统单线联系。1947年,赵炜被调到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升任少校参谋,主管机密室。这个岗位让他能接触到大量核心机密,包括各部队的番号、驻地、兵力配置等详细资料。 赵炜最有名的一次行动,是伪造了一道假命令,直接导致国民党13军89师和54师162团被全歼,迫使杜聿明放弃在东北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战略,从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守。那次战役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地区的不利战局。 1947年9月,沈阳的秘密电台被国民党保密局侦破,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赵炜察觉到异常后,果断离开沈阳,独自向解放区方向逃亡。这段路程充满危险,白天躲藏,夜间赶路,靠干粮和溪水充饥。途中还遇到过国军巡逻,他凭着机智和冷静,伪装成执行任务的军官才脱险。 10月初,赵炜终于进入解放区外围。在村口被解放军哨兵拦住后,年轻的连长负责接待他。连长看着这个穿国军军装的人,谨慎地询问情况。赵炜没有多说,只是告诉连长:“同志,你级别太低,不用知道太多,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902!” 连长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向上级汇报。消息一级级上报,团部意识到事情可能不简单,立即派人将赵炜送到军区司令部。经过情报部门的仔细审查核实,赵炜的身份得到了确认。他详细汇报了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的最新部署情况,这些情报对解放军下一步作战计划很有价值。 组织安排赵炜到东北局党校学习了三个月,之后分配到军区情报部门工作。凭借在国民党军队多年的工作经验,赵炜对国军内部的派系矛盾、将领性格、作战习惯等都很了解。辽沈战役期间,他参与了多份重要情报的分析研判工作,为解放军作战决策提供了参考。战役胜利后,组织给他记了三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赵炜进入中央情报部门,长期从事对台情报研究工作。他为人低调谨慎,从不对外张扬自己的经历。即使在单位内部,知道他曾是”902”的人也很少。同事们只知道他是老革命,却不清楚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具体贡献。 1992年,72岁的赵炜在北京因病去世。追悼会上,老领导评价他:“在敌人心脏工作,如履薄冰却从未失手。关键时刻果断出手,一击制胜。这就是一个优秀情报工作者应有的品质。”赵炜的一生,是千千万万隐蔽战线战士的缩影,他们在看不见的战场上用智慧和勇气为革命胜利铺平了道路。 从黄埔学子到地下情报员,从国军少校到中央情报部门,赵炜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那些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还有多少故事被埋藏在历史深处?欢迎留言分享你了解的情报工作故事。
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摇了摇头,说:“同志,你级别太低,不用
熹然说历史
2025-10-10 23:46:16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