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8岁的清华教授周培源,依旧单身,朋友拿给他一沓子照片:“有没有中意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11 19:48:08

1930年,28岁的清华教授周培源,依旧单身,朋友拿给他一沓子照片:“有没有中意的?”周培源看到一张照片后,眼睛一亮:“就她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周培源年轻时,是清华大学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彼时他刚从德国留学回来,已经是学界小有名气的物理学者,年纪轻轻,学历高,长相也不差,但感情生活却始终空白,朋友们着急,纷纷出主意,想为他解决个人问题。   有一天,朋友拿来几张女师大的女生照片,让他挑选,周培源本不以为意,随手翻看,目光却在一张照片上停住了,照片上的女孩叫王蒂澂,气质清雅,神情安静,周培源一眼认定了她,甚至没考虑太多,直接告诉朋友,就她吧。   王蒂澂的家庭背景也很不错,父亲是学者,母亲温和有礼,她本身也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毕业生,谈吐大方,性格淡定,虽然追求者不少,但她并不张扬,更像那种安静却坚韧的花。   两人见面后,气氛意外地轻松,王蒂澂发现周培源不像想象中那么“书呆子”,反倒有些幽默,周培源则被王蒂澂的聪慧和稳重吸引,他们谈天说地,一点也不拘谨,见面不久,两人就确定了关系,朋友们都感到惊讶。   婚礼不算隆重,但很温馨,清华校长梅贻琦亲自主持,很多师生都来祝福,婚后生活一开始很幸福,没过多久,王蒂澂就怀孕了,两人很快有了两个女儿,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   王蒂澂生病了,被确诊为肺结核,那个年代,这种病几乎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隔离治疗,为了不影响家人,她住进了香山的疗养院,周培源则一边教课,一边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每到周末,他都会骑着自行车赶几十里路去看妻子,有时只能隔窗相见,他就在窗外比划手势,安慰她别担心,邻居和同事们都被他的执着感动,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和照料,王蒂澂的病情奇迹般好转,终于回到家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培源带着家人一路南下,从北平到长沙、昆明,再到重庆,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物资紧缺,环境恶劣,王蒂澂几乎没有埋怨,总是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不仅照顾家庭,还时常帮助身边需要的人。   到了昆明,周培源在西南联大教书,家里有了第三个女儿,王蒂澂身体还很虚弱,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和上下班,周培源买了一匹马,有一次下雨路滑,他从马上摔下来,浑身是泥,但还是坚持去上课,这样的坚持,家人们都看在眼里。   王蒂澂并不只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她喜欢收藏字画,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不少珍品,后来这些书画全部捐给了国家,成为无锡博物馆的重要藏品,这些年,她一直安静做事,从不张扬,却总能给家人最坚实的支持。   战争结束后,周培源回到了北方,继续在清华和北大任教,事业上,他培养了无数学生,成为中国力学和理论物理的重要奠基人,家里也越来越温暖,院子里种满了妻子喜欢的花,周培源常说,家里的“五朵金花”,四个女儿加上王蒂澂,是他最珍贵的财富。   很多人羡慕他们的感情,问有什么秘诀,周培源总是笑着说,没什么诀窍,就是每天都真心喜欢她,他有一个坚持了六十年的习惯,每天都要对王蒂澂说“我爱你”,不论年轻时还是年老后,这句话从未间断。   晚年时,王蒂澂因病瘫痪在床,周培源依然细心照顾,每次外出回来,都会带些小礼物给她,有时是一朵路边的野花,有时是一块点心,生活细节里全是温柔和体贴,王蒂澂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周培源总是不厌其烦地询问她的感受,努力为她减轻痛苦。   1986年,王蒂澂去世,那天,周培源披着旧大衣,坐在灵堂角落里,久久不语,朋友安慰他节哀,他只是点头,说她走得比自己早,是自己的损失,那之后,生活仿佛失去了重心。   1993年,周培源在北大燕南园的家中安静离世,临终前,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对妻子说“我爱你”,两人相守一生,最终还是没能一起走到最后,王蒂澂得知消息后,痛哭失声,说他不讲信用,明明说好要送自己一程,结果却先走一步。   很多年后,有人问周培源,为什么当年只看一眼照片就选中了王蒂澂,他说,当时也说不清楚,只觉得她的眼神里有光,后来才明白,那是一种能陪伴一生的温暖,不是所有爱情都需要轰轰烈烈,有时候,最珍贵的是日复一日的守候和陪伴。   信息来源:《周培源年谱》《清华大学人物志》《中华民国教育人物传》《经济学人》关于知识分子家庭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文章。    

0 阅读:72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