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博主吐槽中国旅游太贵?100元花3小时就光,真相藏在“游客视角”里 “在中国吃碗面30元,住一晚最少150元,比印度贵太多了!”印度徒步旅行博主对着镜头大吐苦水,称花61元现金买完水、米线和地铁票后,兜里只剩零碎钱,连ATM取现金都碰壁,直言中国旅游“性价比太低”,完全不符合他“便宜游”的心理预期。这段vlog很快引发热议,却在评论区炸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 细扒博主的行程才发现,他口中的“高价”几乎全踩在“游客雷区”上。在西安兵马俑景区外花35元买油泼面,吐槽比印度德里贵5倍,却没试过城中村10元一碗的凉皮;在杭州西湖边住180元的快捷酒店喊贵,不知老街区有80元含早的民宿;连苏州到无锡25元的大巴票都嫌贵,却没办能打5折的本地公交卡。他带着“100元能玩三天”的印度消费思维换算人民币,却忽略了两地收入基数的差异——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印度的3倍多。 更关键的是,他没摸到中国消费的“隐藏玩法”。成都有15元管饱的串串自助,大理有100元的洱海边农家院,南京学生1500元就能月均吃好住好。对比全球,中国高铁0.4-0.6元/公里的价格远低于日本新干线,街头小吃10-30元的定价也比欧美低一半以上,只是这些平价选项藏在非旅游标签的角落。就像网友说的:“景区物价高是全球通病,不能代表中国物价的全貌。” 这场争议里,没人否认偶有“旅游刺客”——国庆时伊春经济型酒店曾从80元涨至880元,但更多人怒的是“用单一视角下判断”。后来博主刷到西班牙情侣在印度遭性侵后吐槽物价、法国博主坐46小时硬座住院的视频,才突然醒悟:自己吐槽的“高价”,其实是中国基建便利、服务规范的“隐性成本”。 中国旅游从不是“非贵即廉”的单选题,300元能玩得舒心,3000元能玩得精致。你有过“找对地方就省钱”的旅行经历吗?评论区分享你的平价攻略!外国游客在中国 旅游消费差异 西方游客看中国
印度博主吐槽中国旅游太贵?100元花3小时就光,真相藏在“游客视角”里 “在
叽里咕咕噜
2025-10-11 22:52: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