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公开宣布了! 10月1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茹拉夫廖夫公开宣称,俄方已备好应对“战斧”导弹的措施,并明确指出S-350防空系统就是为拦截此类目标而生的。 俄方这声表态,可不是随便喊喊口号。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冲着近期美国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来的,相当于直接把自家的“盾牌”亮在了台面上。 大家可能对这两款装备不太熟,咱们先掰扯清楚它们各自的本事,“战斧”巡航导弹咱们不陌生,从海湾战争到现在,美军用了几十年,最新的Block IV型射程能到1600公里以上,还能在飞行中调整路线,专门钻防空网的空子。 之前乌克兰拿到这玩意儿后,确实对俄方一些纵深目标造成了麻烦,这也是俄方急着亮底牌的原因,再看S-350防空系统,它在俄军里算是“中生代”主力,不像S-400那么出名,但专门针对巡航导弹、无人机这些“小快灵”目标。 公开数据显示,它的最大拦截射程能到120公里,最大射高30公里,一个发射单元能同时引导16枚导弹攻击8个目标,从行军状态转换到战斗状态仅需5分钟。 不过俄军方从未宣称过“反应时间不到10秒”,同类中程防空系统的拦截反应时间多在15至30秒区间。 去年在俄乌战场上,俄军S-350就有过实战记录,曾成功拦截乌军“海马斯”火箭弹和“风暴阴影”巡航导弹,2024年7月还在卢甘斯克实现过12秒内齐射击落12枚火箭弹的战果,但俄国防部从未公开过所谓“稳定的高成功率”数据,反而有乌军多次摧毁该系统的报道。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S-350真能完全防住“战斧”吗?不好说。“战斧”现在也在升级,比如Block V型重点强化了M-Code抗干扰GPS和双向数据链,还能打击移动目标,并非新增隐身涂层——其实“战斧”基础型号就配备隐身涂层降低雷达反射,这早不是新鲜技术。 它还能协同多枚导弹从不同方向突防,这对防空系统的多目标处理能力是个考验,而且俄军S-350的部署数量本就有限,如今已大量前推至顿涅茨克等“特别军事行动区域”执行任务,并非只守着后方核心城市和基地,2023年以来,已有至少3套该系统在前线被摧毁或受损,广袤的战场区域显然难以实现全覆盖。 更有意思的是,俄方这次选择由杜马议员而非军方直接表态,里面也有门道。 既展示了应对能力,又没把话说得太满,给后续的博弈留了余地,毕竟现在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双方都在比拼装备耐力和心理防线,这种“亮牌”更像是一种心理战,告诉对方“你的杀招我早有准备”。 说到底,武器的胜负最终还是要看实战,S-350和“战斧”到底谁更厉害,不是靠发布会和表态就能定的,还得看战场上的真刀真枪, 但俄方这次的公开回应,至少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不会任由西方武器在战场上“横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的战斧导弹到了泽连斯基手中的时候,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将会变成一片火海,紧接着美
【4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