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圆梦!这台7.9万公里的奥迪Q7 3.6,让我找到了最完美的SUV

祉琛谈汽车啦 2025-10-12 12:37:03

2010 奥迪Q7 3.6

一款仰慕已久的SUV,一辆青史留名的奥迪。

在遥远的2006年,Q7发布,这是奥迪的首款SUV。登场即是辉煌,Q7凭借恢弘的设计和优秀的表现大获成功,迅速成为豪华SUV这个领域的重磅选手。

Q7的动力总成比较复杂,覆盖了6/8/12气缸。最常见的汽油版本分别是前期的3.6升VR6自然吸气和后期的3.0V6机械增压引擎。3升机增配爱信8AT的后期版本极其好开且足够大力,但公里数大的这款机器存在一定的烧机油和拉缸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长期持有的欲望,而早期的3.6受制于年份更难找到好车况。

正好遇到这台Q7,2010款3.6豪华。10款属于中期改款后的第一批,动力总成沿用3.6升VR6配ZF6AT,这个款型比较少见,因为11款就全部换装了3升增压。配置方面,这台车是3.6次顶配,指导价99.8万,更贵的“舒适运动典藏版”多了21轮子、运动包围、翻毛皮座椅、B&O,但因为翻毛皮椅子少了座椅通风。少见的高配后期3.6,又是一手7.9万公里的车况,必须不能错过。

最近一段时间深度体验之后,我很喜欢这台Q7。起初3.6的入门级动力总成的动力是我最担心的,毕竟这是一台整备质量2.2吨的小汽车,但事实证明动力表现还可以。6AT的平顺性和响应都可圈可点,上转速很积极,比较聪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低扭略差的遗憾。高速动力表现不错,中高转速的爆发力也是相当不错的,VR6的声浪也十分迷人。整体来说,这辆Q7 3.6开着是轻快顺手的,动力表现相当够用,缺憾是中低速下佛系驾驶会感受到一丝因为低扭略差或者说车身太重带来的沉重感,虽然轻点油门它就能伴随着动听的引擎呼啸昂首前进,但这个过程少了豪华车应该有的那种从容感,少了一些那种动力储备的“奢侈感”。

动态方面令人惊喜。这是一辆车身尺寸庞大的SUV,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会认为这样一辆老旧德国SUV是笨拙的。但事实上,Q7的笨拙把场景限制在了停车场内。转向手感细腻而轻快,车身作为一辆上个时代的大SUV来说足可以用灵活来形容,忽忽悠悠的余振和侧倾抑制地比较良好,四根空气悬挂起了不小的功劳。或许是因为275 45 20的轮子太薄了,底盘对小振动的处理有些细碎,但对大起伏的过滤很高级,一下就能收住,忽忽悠悠的感觉很薄弱。

即便如此,有人肯定会认为Q7的动态和操控依然是笨拙的,我想说,对于一辆来自上个时代的大型SUV来说,与轿车进行动态方面的对比是有失公允的,如果不和FX那种点错技能树的选手对比,Q7的表现已经很出色。很多人认为这种车购买弹簧减震的丐版会大大减少故障率,但我在诸多同级别SUV身上的体验说明这种车就得买空悬,动态表现明显更加高级。另外根据经验,VAG集团的空气悬挂可靠性都比较出色。这辆Q7车龄已15年,四条原装空悬不光没有漏气,滤振效果良好,调节高低时的速度和一致性也十分良好,令人非常放心。

当年不少人批判Q7的内饰设计因为太像A6 C6而显得不够高级,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Q7在很多细节上还是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辆高级车。比如十分紧致且富有金属质感的座椅调节按钮、效果良好且足够安静的座椅通风、做工考究的翻毛皮门板包裹等等,高饱和度的木纹饰板和车内的电话诉说着上个时代对高级的诠释,后备箱有可以一键快速降低后桥高度便于搬运东西的设定,Bose音响音效良好。

不同于同期途锐在越野能力方面的偏科,Q7虽然同样是托森全时四驱,但缺少了低速四驱和差速锁,仅依赖电子限滑注定在越野脱困方面的能力大不如途锐,这也能说明了两款车在定位上的差异。

3.6升VR6引擎的油耗以今天来看算是一个缺点。我曾经拥有过辉腾3.6,这两款车的油耗表现高度接近。高速巡航在遵循限速佛系驾驶的前提下才能偶尔见到10升以内的数字,市区驾驶可以轻松达到14-16升。考虑到尺寸,其实也属于合理。

这台车的车况真好。到手之后除了四轮定位和更换两条之外还没进行过任何整备,甚至内饰都没经过任何清洗,目前的状态可以让人放心随时千里奔波。车内被遗留的红色车证和Rolls-Royce中国区图册比较厉害。

我承认我对Q7的喜爱有过半原因会归结于外形。这车的设计实在是过于完美,一辆圆润的SUV却虎视眈眈,大气磅礴,无处不彰显着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好向往。而它又是一辆好开且高级的大车,真是美好。

0 阅读:35
祉琛谈汽车啦

祉琛谈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