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对中国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守住它就是守住亿万人的命,就算不要上海也要保住西藏,青藏高原一旦失守落入敌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先说说最要命的水,西藏可不是光有雪山草原,它藏着全中国的“大水缸”,多年平均水资源量高达439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更是冲到2.01亿千瓦,全国各省区市里找不出第二个能打的,“中华水塔” 这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些养活大半个中国的江河,源头都扎在西藏的冰川和草原里,就说长江源腹地那1300平方公里的冰川,还有600多个湖泊,每年输送的清水顺着江河流淌,灌溉着下游数亿亩农田,光是西藏那三大灌区就控制了拉萨河、年楚河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灌溉命脉,要是这些源头被破坏或者被人掐住,下游几亿人的吃水、种地都得成大问题。 这些年西藏在三江源建国家公园,布下立体监测网盯着冰川变化,还修复了6398亩退化草场,可不是闲得慌,这都是在给下游十几亿人的生命线加固。更别说那些水利工程的实打实成效,2882公里的防洪堤护住了88万人口免受山洪灾害,17500多处饮水工程让200多万农牧民喝上了干净水,这些都是藏在高原上的保命工程。 再看这地形的战略价值,西藏就是中国西南的天然堡垒,12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卧着4000多公里的国界线,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就是最好的防御屏障。别人站在平原看过来,这儿就是天然的“城墙”,要是这城墙丢了,敌人往高处一站,整个西南腹地都在眼皮子底下,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国家花4000亿修新藏铁路,平均每公里造价2亿,比青藏铁路难上十倍,要翻过十几处冰达坂、几十条冰河,就是为了把战略通道修到边疆去。这条铁路一旦通了,新疆的煤炭油气能运进来,西藏的旅游藏药能运出去,更关键的是能快速往边境投送力量,和川藏、滇藏铁路织成一张网,死死守住南亚、中亚方向的门户,这地位可不是任何平原城市能比的。 藏在高原底下的宝贝更没法忽视,现在新能源时代拼的是锂资源,而西藏的盐湖里藏着全国33%的盐湖锂资源,光是已经勘查的13个盐湖就有1500万吨氯化锂,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扎布耶今年九月刚正式投产。 这地方的锂不仅储量大,成本还低得吓人,比国内其他盐湖低20%,比挖锂矿更是便宜50% 到70%。要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都离不了锂,这玩意儿就是新时代的“白色石油”,西藏握着这么大的储量,等于攥住了未来能源安全的主动权。 更别说雅鲁藏布江那逆天的水能,天然落差5435米,光下游大拐弯段的水能就有7900万千瓦,差不多相当于好几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等这些资源合理开发起来,全国的能源压力都能松一大口气。 最关键的是,西藏的生态和全国的命脉紧紧绑在一起。三江源的生态管护员这几年清理了500多吨垃圾,让退化的草场重新长起绿草,这些努力可不只是让雪豹、藏羚多了栖息地,更是在稳住全国的气候调节器。要是高原的冰川消融太快、草场沙化,长江下游可能遭遇洪水,黄河可能出现断流,南方的降雨格局都得被打乱,到时候农业减产、民生受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 西藏搞的“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制度,让29710人次牧民变成守护人,每年发的补助不光让牧民赚了钱,更是把保护高原的责任落实到了每个人身上,这种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双赢,才是守住西藏的长久之道。 所以说,西藏从来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偏远地带,它是水之源、国之盾、矿之库,是亿万人活下去的根本保障。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下游的清水、边疆的安全、未来的资源,这可比任何一座繁华都市的短期利益都重要,毕竟没了根基,再热闹的高楼大厦也站不住脚。
西藏羊湖的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羊湖里面有着8亿
【21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