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心急如焚!距离10月底的庆州APEC峰会只剩不到二十天,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团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13 11:53:18

李在明心急如焚!距离10月底的庆州APEC峰会只剩不到二十天,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团队还在等一个关键答复,中方到底会不会派代表出席。 庆州APEC峰会的邀请函,自7月起已在桌上放了三个多月,但首尔方面至今没能等来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在明政府的焦急几乎写在了脸上,这场在10月底举办的峰会被他们看作是中韩关系的“试金石”,可现在,这块石头似乎沉入了深海。 然而,北京的沉默,与其说是一种外交姿态,不如说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韩国自身政策的内在分裂。问题不在别处,恰恰出在韩国自己身上。 资本仿若拥有敏锐嗅觉的猎手,其对利益的追逐直白而真切。相较之下,政治口号常带着粉饰与虚浮。资本的嗅觉,远比政治口号来得诚实。 当韩国政府还在努力向西靠拢时,韩国的企业巨头们已经开始用脚投票,悄悄调转了船头。 那300多名被美国以“签证违规”为由扣下的技术人员,像一盆冷水,彻底浇醒了“美韩经济盟友”的幻梦。 须知,此番背后乃是韩企所承诺的高达35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如此庞大的资金注入,无疑将在相关领域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关注与期待。 这记耳光之后,我们看到LG能源反手就向江苏盐城的工厂增资5亿美元,目标产能直指30GWh。而现代汽车,则干脆将原计划投向美国的目光,转向了泰国,签下一份12亿美元的电动车工厂协议。 企业界的逻辑很简单: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能确保供应链稳定的“安全区”。反观美国,即便投入再多,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三星在得州那370亿美元的投资,如今就卡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要么遵守美国规则失去中国市场,要么违规失去补贴,里外不是人。 政府画出的“去风险”大饼,在供应链的现实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一边是计划2030年将对华资源依赖度降至一半的雄心壮志,另一边却是制造电池核心材料氢氧化锂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的残酷现实。 最具讽刺意味的,莫过于与越南的稀土合作。韩国LS集团兴冲冲地与越南签下开发协议,试图绕开中国。 但问题是,越南只有开采能力,却没有高纯度精炼的核心技术。最终,那些被挖掘而出的原料,依旧得规规矩矩地运回中国进行加工。这所谓的“替代”,不过是成本更高的一场“绕路”罢了。 这种摇摆,正在威胁韩国企业在中国最成功的布局。三星西安工厂贡献了全球四成闪存产能,早已形成高效的“一小时供应链”,这本是巨大的优势,如今却因政策的反复无常而凭空增加了风险。 外交层面更是如此,一手递出蜜糖,一手却握着大棒。9月10日刚宣布为中国旅游团提供14天免签,又在明洞商圈增加中文标识,甚至禁止在使馆周边举行激进集会,看起来诚意满满。 可另一边呢?产业部紧跟美国脚步,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那个14纳米以下设备的禁令在今年就将生效。同时,对中国的云计算企业设置市场壁垒,现代汽车在华建厂合作,也死死攥着核心技术专利不放手。 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让任何人都无法形成稳定的合作预期。有网友说得一针见血:想表达诚意,先把芯片的紧箍咒松一松。中方需要的不是选择性的示好,而是对等的尊重和连贯的行动。 说到底,韩国的困境,根源不在外部的刁难,而在自身战略的撕裂。企业用真金白银投出的票,供应链无法绕开的现实,以及自相矛盾的外交姿态,共同构成了北京选择观望的背景。 李在明政府真正需要等待的,或许不是来自北京的一个答复,而是韩国自身何时能形成一个内外统一、目标明确的国家战略。 此前,一切妄图左右逢源的“平衡之术”,皆不过是饮鸩止渴,非但无法维系信任,反而会如决堤之水,加速信任的消逝。 信息来源:中美领导人是否会在APEC期间会晤?中方回应——2025-10-09 18:25·中国能源报

0 阅读:29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2
2025-10-13 21:04

派个毛线🧶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