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日经亚洲》刊发了一篇对于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的专访报道,他说:“在我看来,美国和中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的大国。但如果加上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印度,我们携手合作,在世界舞台共同遏制中国,就会强大得多。” 伯恩斯这番话实在是无稽之谈,他提到的那几个国家和地区一直在和美国“携手合作”,所以不要用装成没有的样子来抱怨美国有多么“孤立无援”。 2024年9月,拜登特意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搬到自己家乡的高中召开,这场被外界解读为“秀团结”的会议,明面上谈卫生安全、基础设施,闭门会上却直奔主题——拜登直言“中国在南海、台湾海峡等地区考验我们”,布林肯更是一开场就把中国定为首个讨论议题。 会议直接敲定2025年启动四国海岸警卫队联合巡航,还要把“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扩大到印度洋,连日本共同社都直白披露,这就是冲着“遏制中国非法捕鱼船队”来的。 要知道这一机制从2018年重启至今,早已把“不可能”变成了常态,印度这个曾经的“短板”都开始深度卷入,莫迪借着参会契机专门会见美国科技高管,敲定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领域的合作,哪还有半分“未携手”的样子。 转头看澳大利亚,更是早把“配合美国”刻进了政策里。2018年就以莫须有的“安全风险”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成为美国之外最激进的跟风者,即便英国都愿意设检测中心评估风险,澳大利亚却直接把华为扫地出门,明摆着给美国递投名状。 到了2024年,这种配合更成了常态,菲律宾海警船非法滞留仙宾礁并故意冲撞中国海警船后,澳大利亚跟着美国一起发声谴责,全然不顾中方执法的合法性,这种默契早不是“临时携手”能解释的。 更讽刺的是,澳政府一边炒作中国企业“设后门”,一边自己通过《2018年电信和其他法律修正法案》,明确赋予政府强制企业提供加密破解协助的权力,这种双重标准恰恰是其与美国同频的佐证。 欧盟嘴上喊着“战略自主”,行动上却步步紧跟美国的节奏。2024年欧美贸易和技术委员会连续召开两次部长级会议,把强化出口管制、协作外资审查当成核心议题,还特意强调要在AI、6G等前沿领域联手保持领先,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针对中国的技术发展。 防务领域更不含糊,欧盟不仅通过《欧洲国防工业战略》,还让2024年欧洲北约盟国的防务总投资达到3800亿美元,首次占到GDP总和的2%,嘴上说与北约互补,实则是在落实美国对“跨大西洋安全协作”的要求。 连北约峰会上都出现了欧盟的身影,2024年10月欧盟跟着美国邀请日、澳等国召开“印太四伙伴”会议,把北大西洋的军事集团势力引向印太,这种跨区域协同早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南海更是这些国家“携手合作”的活靶子。2024年美国出动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侦察的架次达到约1000架次,几乎每天都有侦察船在海域作业,而日本、澳大利亚频繁参与联合军演,用武力炫耀配合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 菲律宾在南海的多次挑衅背后,更是藏着美国的影子——菲律宾实施的“透明政策”,就是美国退役军官主导的“妙手计划”产物,美西方媒体跟着登上菲船拍素材,转头就炮制抹黑中国的报道。 2016年南海仲裁案更堪称范本,美国公开支持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日本智囊柳井俊二操控仲裁庭组建,欧盟则在舆论上跟进造势,这套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哪里有半分“未曾合作”的生疏。 这些国家的协作早已形成惯性,从技术封锁到军事威慑,从舆论抹黑到规则围堵,早把“携手遏制”做成了日常。 伯恩斯刻意把这种常态化合作包装成“未来构想”,不过是想营造美国“并非主动树敌”的假象,可惜那些实打实的案例和数据,早就把这份伪装撕得干干净净。
中菲一战,迟打不如早打!菲律宾总统嚣张喊话中国,只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让步,他们就
【1评论】【5点赞】
楚门
我们的建设目标一直都是同时对抗你们那几个宵小,一个都没给你们全落下
健康之父
几个狐朋狗友算个屁屁!🤮🤮🤮
未卜先知
五国伐秦?
倦鸟
别装逼了。。。
蓝色烟雨
那些国家当枪使,打败中国再去收割他们,美国的算盘打的震天响。
今天去哪里玩
那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发展!不跟你们这个国家玩!!不是一样好!
用户10xxx88
这种人以后别来中国了,因为他时刻都在想怎么破坏中国
用户10xxx18
中国+俄罗斯呢
盼盼090
澳日韩委屈得要死,我这么卖力了,还说我没合作。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