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电话约定”,藏着多少说不出的想念 “妈妈,你那边的月亮,和村里的一样圆吗?” 电话这头,八岁的朵朵攥着旧座机,手指把电话线绕了一圈又一圈。电话那头的电流声里,妈妈的声音带着疲惫:“一样圆,朵朵乖,等妈妈忙完这阵就回家。” 这样的对话,每个周五晚上都会准时上演。朵朵记得很清楚,妈妈走的那天,也是个周五,她哭着拽住妈妈的衣角,妈妈蹲下来,把她的小手贴在自己脸上:“朵朵要照顾好爷爷,每周五晚上给妈妈打电话,好不好?”从那天起,周五就成了朵朵最盼的日子,也是最难过的日子。 有次学校开运动会,朵朵报名了跳绳比赛。她练了整整一个月,每天放学就在院子里跳,爷爷坐在门槛上看着她,眼里满是心疼。比赛那天,她得了第一名,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别的同学扑进爸妈怀里,她攥着奖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晚上打电话时,她故意提高声音:“妈妈,我跳绳得了第一名!老师给我发了小红花!”电话那头的妈妈笑了,可朵朵却听见了隐约的抽气声。她赶紧转移话题:“爷爷今天做了我爱吃的红薯粥,我给您留了一碗,等您回来热给您吃。”其实她知道,红薯粥放不了那么久,可她就是想这样说,好像这样,妈妈就能早点回来。 上个月爷爷感冒了,夜里咳嗽得厉害。朵朵学着妈妈以前的样子,给爷爷倒了杯热水,又找出药来,看着爷爷吃下去。那天晚上,她没给妈妈打电话,她怕妈妈担心,更怕自己忍不住哭出来。直到爷爷好点了,她才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妈妈却在那头哽咽着说:“朵朵长大了,会照顾爷爷了。” 挂了电话,朵朵把奖状贴在床头,又对着窗户外面的月亮看了很久。她不知道妈妈还要忙多久,也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她只知道,每周五晚上的电话约定,不能断;她给妈妈留的红薯粥,要一直记在心里。 因为她相信,只要她乖乖的,只要电话还能打通,妈妈就一定会回来,陪她看村里的月亮,吃爷爷做的红薯粥。留守儿童 母亲的电话 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女
我们厂里有个保安大哥,把“混日子”混出了真本事!18岁来应聘冲压工,结果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