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军功爵位制在后世几乎无人敢效仿,因为它的激励机制确实非常"卷"。士兵需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斩获敌方甲士首级才能晋爵。好不容易升到第四级"不更",获得免除徭役的优待,却可能因邻居或亲戚犯罪,被连坐法牵连,导致爵位被剥夺抵罪,只能重新上战场从头再来。
秦国在统一六国前,其国土面积已相当辽阔,据推算约达214万平方公里。这套奖励制度之所以能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秦法的严苛。通过频繁回收爵位和土地,确保了奖励资源不会过早枯竭。
同时,有爵位者比普通百姓更害怕失去现有地位,因此会主动监督邻里,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地方治安的作用。
军功爵位制的核心在于赏罚并用,且罚的威慑力远大于赏的吸引力。对大多数士兵而言,由于秦法严苛,上战场前可能已因各种过失背负"欠账",需要先斩获首级赎罪,之后才能继续晋爵。
像白起这样的军事天才,从早期的基层军官做起,在五年内取得斩首二十四万、攻破五六座城池的辉煌战绩后,才晋升到第十六级大良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爵位晋升的艰难。